一、單項選擇題
1.D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骨組織中含有較多的有機物和較少的無機物。由于有機物賦予骨骼彈性,而無機物賦予骨骼硬度,所以,學前兒童的骨骼彈性大、硬度小。
2.D[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學前兒童新陳代謝旺盛,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肌體需氧量相對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頻率以滿足需要,所以,年齡越小,呼吸頻率越快。新生兒每分鐘呼吸40—44次,1歲以內約30次,1—3歲約24次,4—7歲約22次。
3. 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學前兒童血液量與體重的比例大于成人,占體重的8%~10%。年齡越小,比例越大。
4. 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學前兒童皮膚薄嫩,滲透作用強。有機磷農藥、苯、酒精等都可經皮膚被吸收到體內,引起中毒。
5. A[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先天遺傳因素是影響生長發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為兒童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可能性。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特征、潛力、趨向、限度都受父母雙方遺傳因素的影響,遺傳性疾病對生長發育也有影響。
6. C[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兒童動作的發育,受生物預置程序化的制約,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性,A項錯誤;認知的發展是兒童對環境的反應,B項錯誤;環境因素決定了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現實性, D項錯誤。正確答案為C項。
7. 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中國近代第一所公立幼兒園是1903年秋創立于武昌的湖北省立幼稚園。
8.A[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政府保障能夠確保學前教育供給充足,充分實現其公益性。 9.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管理者、強化者、評估者和榜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幼兒教師是幼兒學習環境的創設者,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觀察者和研究者;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意義的社會建構、學習的社會情境,強調社會互動、協作與活動等;成熟主義的幼兒教育理論認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一定順序的,這種順序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這種發展規律表現在幼兒到一定年齡,就會做相應的事情。
10.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學前教育對社會的期望功能包括: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不包括社會功能,選擇8項。
11.D[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是幼兒通過模仿和想象對現實生活創造性的反映。如果幼兒缺乏對周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游戲內容就可能枯竭,游戲內容就不能成為教育幼兒的重要手段。
12.C[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幼兒園常識教學是向幼兒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手段。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可使幼兒具體地認識到事物是客觀存在的,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系、不斷發展變化著的。各種現象都有其發展規律。人們可以認識它、掌握它、利用它,使之為人類服務。
13.A[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生活指導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成熟,容易疲勞,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進行休整,因此,幼兒年齡越小,安排的睡眠時問應越長,次數越多。A項說法錯誤。
14.A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生活指導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傳染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患兒的水皰液、鼻咽分泌物及糞便中均可能帶有病毒。夏季高發,1—2歲幼兒多見。
15.B[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游戲活動指導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為游戲而游戲,是幼兒游戲與成人游戲,幼兒游戲與其他工具性行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為)最顯著的區別。幼兒游戲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活動,不能強制,沒有外加的目的,是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體力和能力選擇進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動。 16.C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既要考慮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又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幼兒語言教育是完成思想教育綱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在語言教育中既要注意貫徹語言教育的要求,體現語言教育的特點,又要注意貫徹思想品德教育綱要,務必發揮教材本身內在的思想性,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7.B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幼兒數數能力的發展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口頭數數;點數實物;說出總數。第一個階段是口頭數數,因此選擇B項。
18.D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方法包括:觀察法、范例和演示、游戲練習和語言指導。鼓勵和糾正是幼兒園口語教學的方法之一。
19.C[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些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認識能力。
20.D[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評價部分的知識點。
[講師詳解]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
二、簡答題
1.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1)客觀性原則
所謂客觀性原則,首先是指必須考慮到兒童心理發生發展的客觀基礎,包括兒童周圍的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也包括兒童大腦發育的特點和狀況。
(2)發展性原則
幼兒心理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在研究幼兒心理過程中必須堅持發展觀點。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已經形成的心理特點和品質,注意這些特點和品質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剛剛萌芽的新特點和品質,抓住苗頭加以指導和促進。
(3)教育性原則
研究工作不免對被研究的幼兒發生一定影響。研究過程的影響必須是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從設計研究方案、時間安排,到研究者和幼兒接觸時的語言、態度,都必須符合對幼兒進行教育的要求。
2.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1)豐富幼兒關于自然和社會方面粗淺的知識,擴大幼兒的眼界。
(2)培養幼兒對認識自然、社會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3)發展幼兒的智力。
(4)形成對待人們和周圍事物的正確態度。
3.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公共衛生的習慣;
(3)指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5)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6)在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4.[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幼兒園生活指導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夏季天氣過于炎熱,或日光長時間照射幼兒頭部,可致幼兒中暑,出現頭暈、
耳鳴、眼花、口渴,甚至昏迷等癥狀。處理辦法如下:
第一, 將幼兒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其衣扣,讓其躺下休息。
第二, 第二,用涼毛巾冷敷頭部,用電扇或扇子扇風,助其散熱。
第三,給病兒口服人丹、十滴水。
第四,給病兒喝一些清涼解暑的飲料。
5.[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1)教育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2)為學前兒童創設良好的采光條件、適宜的讀物和教具。
(3)定期給學前兒童測查視力。
(4)教育學前兒童注意眼的安全和衛生。
(5)照顧視力差的學前兒童。
(6)培養和發展學前兒童的辨色力。
6.[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學前兒童發展部分的知識點。
[參考答案]
(1)營養
合理而充足的營養是保證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2)疾病
疾病對生長發育有直接影響。疾病可以干擾正常的新陳代謝,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3)體育鍛煉和勞動
體育鍛煉是促進兒童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有效手段。
(4)生活制度
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可以保證兒童進行足夠的戶外活動;適當的學習和勞動,定時進餐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5)藥物 如果用藥不當或過量,對生長發育有不良的影響,因此,對兒童用藥應小心謹慎。
(6)季節和氣候
一般來說,兒童在春季身高增長最快,在秋季體重增長最快。
(7)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是綜合性的,如貧困、食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擁擠、缺乏必要的衛生設施等都嚴重影響著兒童的身心發育。
試題推薦:
免費模考:在線模考中心“教師資格統考”試卷全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