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中小學教師資格申請認定教育心理學(小學)考試
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選項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卷的選擇題欄內。
1.遷移的經驗類化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貝爾
D.賈德
2.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個體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3.學生在學習一套體操時,當他們動作的各個成分趨于分化、精確,整體動作趨于協調、連貫,各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時,他們進入的階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4.研究表明,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表現為( )
A.時快時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5.下列哪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容易使人產生孤獨感 ( )
A.生理需要
B.愛與歸屬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尊重需要
6.兒童通過感覺和動作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是認知發展的(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7.反映測驗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標是( )
A.效度
B.信度
C.難易度
D.區分度
8.化學中鋰、鈉、鉀等各種金屬概念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稱為( )
A.水平遷移
B.垂直遷移
C.一般遷移
D.順應遷移
9.計算機輔助教學屬于下列教學策略中的( )
A.個別化教學
B.情境教學
C.發現教學
D.指導教學
(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稱為( )
A.模象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想象直觀
14.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記住教學內容。老師經常會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如把材料縮簡成歌訣等于,這屬于( )
A.復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時間管理策略
15.在所要學習的新材料呈現之前提供一種引導性材料,它在新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觀念之間起認知橋梁的作用,這種教學策略是( )
A.先行組織者
B.認知結構
C.比較性組織者
D.固定點
免費模考: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心理學》考前測試卷
臨考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