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案例分析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家長會后,學生家長甲、乙交流教育孩子的體會。家長甲:“還是袁老師剛才說得對,他寫不完作業,就不讓他睡覺!這一招可真靈,現在他一放下書包一準兒寫作業,看來孩子不愛學習,咱們這些做家長的是該想想辦法。”家長乙:“對,還是袁老師有見識,他說現在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有前途,對孩子必須用強制手段。家長在管教孩子上一定要硬氣一點,不要心軟。所以,我在家里準備了教鞭,立了家規,不聽話就請他挨鞭子……”
試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袁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
1) 袁老師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2) 袁老師的做法違背了依法執教這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教師要制止有害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行為,不能體罰學生,更不能慫恿家長體罰學生。
3) 袁老師的做法違背了熱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只有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發現學生的優缺點,因勢利導;只有熱愛學生,才能使教師更好的與學生家長溝通,共同探尋有效的教育方法。
2.某高中青年教師薛某,因不滿學校的住房分配政策,對在該學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學校提出了請調報告,要求立即調走。當時學校正值學期中間,工作非常緊張,并且薛某擔任的課程還未結束,其與學校簽訂的聘任合同也還未到期。因此,經研究,學校決定暫不考慮薛某的調動問題,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勸其認真考慮,最好還是能繼續在學校任教。薛某卻認為學校這樣做是有意攔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課,致使其所擔任的課程被迫叫停。學校領導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課。
試運用所學的教育法規知識進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1) 薛某的做法不對。
2) 《教育法》規定,教師在享有教育教學權的同時,也應履行教師的各項義務。薛某在任職期間不上課,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是一種嚴重的失職行為。
3) 薛某擅自停課導致學生不能參加正常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教學活動,違反了《教育法》的有關規定,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六、論述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1) 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
3) 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2.結合實際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1) 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2) 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3) 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