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把所選項前的字母標號填在題目右下角的括號內(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遺忘曲線變化程度是 ( )
A、前后一樣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沒有規律
2.在教學中不斷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以便突出本質屬性的方法稱為 ( )
A、變化
B、改變
C、變式
D、突出
3.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同時可以從兩個或兩個以上角度思考問題,這表明兒童認知水平處 (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4.教育心理學普遍認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出版于 ( )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三階段是 ( )
A、社會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認知結構學習論的心理學家是 ( )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7.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提出假設,然后驗證假設并做出結論的教學策略是( )
A、合作學習
B、發現學習
C、情境學習
D、指導學習
8.學習“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這種學習屬于 ( )
A、詞匯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9.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常用于 (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個別化學習
D、掌握學習
10.按照遷移性質的不同,學習遷移可以分為 ( )
A、正與負遷移
B、縱向與橫向遷移
C、普通與特殊遷移
D、順向與逆向遷移
11.布魯納的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是 ( )
A、轉化
B、獲得
C、評價
D、同化
12.布盧姆的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主要依據 ( )
A、知識與技能學習得的心理過程
B、知識與技能的心理特征
C、知識向技能轉化的規律
D、知識學習情境與其則兩情境的變化程度
13.下列哪項屬于認知的實例 ( )
A、學生在考試之后能準確的預測自己的分數
B、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D、利用復述策略記憶
14.數學教師在教應用題時,一再強調要學習看清題目,必要時可以畫一些示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
A、牢記住題目內容
B、很好地完成對心理問題的表征
C、有效地監控解題過程
D、熟練地使用計算技能
15.如果一個家長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獎勵兒童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得行為,最合適得安排應該是( )
A、讓兒童看完電視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業
B、規定每周看電視得適當時
C、懲罰孩子過分喜歡看的行為
D、只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后才能看電視
歷年真題:02年-2011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教育學(中學) 心理學(中學)]
試題推薦:江蘇教師資格考前獨家試題分享 中學教育學和心理學[7套全真模擬題 8套押題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