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診斷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23.某化學教師在一次化學測驗中設計了下列試題,并對部分學生的解題結果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試題】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的水解情況。
結論:淀粉完全沒有水解。
討論上述方案的設計及結論是否正確?請簡述理由。
【考試結果】有32.6%的學生提交的錯誤答案是:設計的方案和結論均正確。因為沒有紅色沉淀生成,證明溶液中沒有水解產物葡萄糖,所以淀粉完全沒有水解。
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正確的答案是:________。(6分)
(2)對學生解題錯誤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診斷。(5分)
(3)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4分)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l小題,20分)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
24.案例:
某版本化學教科書“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的片斷
1.觀察下列實驗,并將觀察到的現象及所得的結論填入表2—3. 【實驗1】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顏色的變化。 【實驗2】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觀察現象。 【實驗3】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塊(約綠豆粒大小)金屬鈉,觀察實驗現象。 表2-3鈉的性質實驗 實驗現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2.根據上述反應中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總結鈉在反應中體現出的性質。 |
問題:
(1)“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屬于普通高中______________模塊的內容(填模塊名稱)。(2分)
(2)實驗1、2、3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實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實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實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據實驗l、2、3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總結鈉在反應中體現出的性質。(4分)
(4)在[實驗2]中,觀察到少量黑色物質的出現,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4分)
(5)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4分)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25.閱讀下列三個有關材料。
材料一化學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
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教科書的知識結構體系
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
第2章元素與物質世界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1節硅無機非金屬材料
第2節鋁金屬材料
第3節復合材料
材料三教科書“鋁與鋁合金”的呈現內容
1. 認識鋁及其化合物 【交流、研討】 你已經學習過鈉、鎂、鐵等金屬單質的知識,這些金屬在性質上具有相似之處。 討論:1.鋁作為一種金屬,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質? 2.鋁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這可能與它具有的哪些性質有關? 鋁(alumin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熔點為660.4℃,沸點為2467℃;密度為2.7g/cm3僅為鋼的1/3左右;導電性僅次于銀、銅和金。 金屬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它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常溫下,金屬鋁被空氣里的氧氣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這層薄膜能阻止內部的金屬繼續與氧氣發生反應。鋁還能與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 【觀察·思考】 金屬鋁的還原性 【實驗1】用鑷子夾住一小團脫脂棉,蘸上一些鋁粉,在酒精燈上點燃,并立即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瓶底放一些細沙),觀察發生的現象。 【實驗2】將兩張圓形濾紙分別折疊成漏斗狀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層。把內層 “紙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個孔,用水濕潤,再與另一“紙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鐵架臺的鐵圈上,下面放置盛有細沙的蒸發皿。把59炒干的三氧化二鐵粉末和29鋁粉混合均勻,放在“紙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鉀并在混合物中插一根鎂條,用然著的木條點燃鎂條,觀察發生的現象。 四羥基合鋁酸鈉 |
(摘自某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4匕學1》第4章、第2節“鋁金屬材料”)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6分)
(2)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4分)
(3)用教學流程圖(教學設計思路)-簡要表示本節教學內容組織形式。(6分)
(4)在[實驗2]鋁熱反應實驗中,簡述“紙漏斗”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鉀的原因.并寫出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5分)
(5)回答【交流·研討】中問題2:“鋁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這可能與它具有的哪些性質有關”。(3分)
(6)對本課教學內容進行板書設計。(6分)
24.【參考解析】
(1)化學必修 1
(2)實驗 1:鈉表面由光亮的銀白色逐漸暗淡。
實驗2:鈉首先熔化成球狀,然后劇烈燃燒,發出黃色光,生成淡黃色粉固體。
實驗3:鈉浮于水面上;和水發生劇烈的反應,反應中放出的熱量能使金屬鈉熔化成小
球;產生的氣體使鈉四處游動,發出嘶嘶的響聲;生成堿性物質,因而溶液變紅。
(3)由鈉容易切割體現了鈉的硬度低;保存在煤油中、鈉表面由光亮的銀白色逐漸暗淡、加熱劇烈燃燒表明鈉容易被空氣氧化;與水可以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體現了強的還原性;加熱和與水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鈉熔化成球狀體現了熔點低。
(4) 鈉 與 空 氣 中 的 二 氧 化 碳 反 應 , 產 生 還 原 產 生 C, 化 學 反 應 方 程 式 為 :
4Na+3CO2=C+2Na2CO3
(5)①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觀察的重點;
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全面觀察;
③引導學生集中精力,及時記錄實驗信息;
④引導學生客觀觀察,如實記錄現象。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 小題,30 分)
25.【參考解析】
(1)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理解鋁及其氧化物的性質。
②掌握鋁與氧氣、氧化鐵、酸、堿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技能目標:
①在觀察與思考中,提高實驗操作技能,發展觀察能力。
②在交流討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金屬及其化合物,金屬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等的學習,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增強學好化學,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重點:Al 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難點:Al 及其化合物的兩性。
教學環節 |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導入 | 1.鋁作為一種金屬具有的性 質。 2.鋁作為一種金屬材料相關 的的性質。 | 設置問題,引導思考 | 根據初中學過的金屬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討論作答 |
觀察思考 | 實驗 1:鋁與氧氣反應 實驗 2:鋁與三氧化二鐵反應 | 演示實驗,引導學生 觀察和思考。 | 觀察并討論實驗現象,得出相關的化學反應,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
實驗探究 | 實驗 1:鋁與酸反應 實驗 2:鋁與堿反應 | 引導學生實驗,與生 活實際聯系,啟發學 生學習鋁的兩性 | 學生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回顧金屬的還原性性質,學習鋁的兩性,寫出化學反應 方程式。 |
(3)用教學流程圖(教學設計思維)簡要表示本節教學內容組織形式。
(4)“紙漏斗”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鉀,是為了鎂加熱后產生的熱量促使氯酸鉀分角產生氧氣,使燃燒更加劇烈,短時內放出更多的熱量,促進鋁熱反應發生。
化學反應方程式:
(5)鋁密度較小,約為鋼的 1/3 左右,常溫下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護內部的金屬繼續與氧氣反應,可制成輕便的日常用品;導電性僅次于銀、鋼和金,用作導線;氧化鋁為原子晶體,熔點高,可作耐火材料;鋁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用于工業生產。
(6)板書設計:
鋁及鋁的化合物
一、【交流研討】
鋁的性質:
1.作為金屬(金屬的通性):固體、金屬光澤、導電性、延展性
2.作為重要的金屬材料:輕便(密度較小)、穩定(氧化物薄膜保護內部的金屬繼續與氧氣反應)、導電性好、還原性(鋁熱反應)。
二、【觀察思考】
三、鋁與酸、堿的反應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