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知道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內容標準對應的課程模塊是
A.化學
B.化學與技術
C.物質結構與性質
D.化學反應原理
2.下列關于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由2個必修模塊和4個選修模塊構成
B.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學考試的命題依據
C.科學探究能力目標在選修模塊的教學中可不作學習要求
D.化學新課程教科書在編排上主要采用社會中心編排模式
3.《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對目標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詞語分別指向不同的學習目標。下列行為動詞的描述屬于“技能性學習目標水平”的是
A.合作 B.識別 C.解決 D.模仿
4.下列化學課型中,屬于以鞏固知識、技能為主的課型是
A.化學理論課 B.化學復習課
C.化學實驗課 D.元素化合物課
5.某老師在講授“乙醛”的教學過程中,先向學生展示純凈的乙醛樣品,然后又展示了乙醛的比例模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增強對乙醛物理性質和結構的感性認識。該過程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是
A.實驗法
B.參觀法
C.演示法
D.練習法
6.下列是某學生對一些化學實驗儀器名稱的書寫,正確的是
A.石綿網
B.錐型瓶
C.三腳架
D.坩鍋鉗
7.類比圖像是以日常事物和生活情境(類比物)中學習者所熟悉的內容為依托來實現類比作用的圖像,教科書的類比圖像本身的有效性可有效降低學習者對科學概念的認知難度。下列前面所述的圖像內容與聯系內容不符合類比圖像的是
A.光線透過樹葉縫隙射入密林——丁達爾效應
B.汽車穿越大山隧道——催化劑對活化能影響
C.孩子進行拔河比賽——共用電子對的偏移
D.從山下翻山越嶺攀登至山峰——蓋斯定律
8.關于化學教學媒體選擇應遵循的原則,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方便原則
B.經濟原則
C.美觀原則
D.有效原則
9.不同類型的習題對鞏固知識、發展學生創造力有不同的作用。在化學習題選擇時應注重
①選擇真實情景作為素材 ②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③增加習題訓練數量 ④增加開放題和實踐題比例
A.① 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在化學探究活動中,除了要考慮知識值不值得探究以外,還要考慮這個知識能不能夠探究。下列適宜在中學化學中作為探究問題的是
A.食鹽能否溶解于水中
B.什么樣的溶液能夠導電
C.酯化反應按什么方式脫水
D.同位素物理性質相同嗎
11.下列不屬于化學課堂管理常規內容的是
A.課堂時間管理
B.課堂紀律維持
C.課堂教學過程
D.課堂秩序調整
12.學習方式是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傳統化學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主動探究的多,被動接受的少
B.個人理解的多,小組合作的少
C.合作學習的多,自主學習的少
D.探究學習的多,發現學習的少
13.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出現疲勞、無精打采的現象時,教師所采取的解決措施較為恰當的是
A.對個別學生典型進行批評警示
B.讓全體學生休息一會再進行授課
C.積極變換學習活動方式和內容
D.設計精煉的習題讓學生上臺演練
14.紙筆測驗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評價方式,在化學教學中運用紙筆測驗,重點不宜放在
A.對化學知識的記憶和重現
B.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認識
C.對化學概念原理的理解
D.對STSE相互關系的理解
15.若以WI和W2分別表示濃度為amol/L和bmovL氨水的質量分數,且知2a=b,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純水的小)
16.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18.下列敘述中結論錯誤的是
A.絡合劑酸效應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B.金屬離子水解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C.輔助絡合效應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D.各種副反應均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共25分)
2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
化學課程體系應適應不同發展需求和不同志趣學生的需要,教科書編寫時要充分體現這一課程改革的理念。必修課程模塊要為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后續化學課程模塊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選修模塊的編寫要從不同的角度組織內容,為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基礎。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說明設計《化學與生活》模塊可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6分)
(2)試根據《化學與生活》模塊特點,選擇合適的化學教學策略。(6分)
22.學生的起點能力就是指學生學習新知識必須具備的原有知識、技能的準備水平。研究表明,起點能力與智力相比對新知識的學習起著更大的作用。
(1)以“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為例說明需要學生具備的起點能力。(6分)
(2)說明了解和確保學生具備起點能力對學生新知識的學習有何重要意義?(7分)
1.【答案】C.物質結構與性質。
2.【答案】B.課程標準是高校招生考試的命題依據。
3.【答案】D.模仿。
4.【答案】B.化學復習課。
5.【答案】C 演示法。
15.【答案】C.
16.【答案】D.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滴加在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濃氨水顯堿性。
17.【答案】A.2 種。
18.【答案】D.各種副反應均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19.【答案】C.
20.【答案】B.SO2+品紅溶液
21.【參考解析】
(1)通過《化學與生活》模塊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化學的重要作用,認識化學與人類
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因此,學生應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①認識化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②能應用所學化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作出判斷和解釋;
③認識化學科學的發展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積極作用,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2)《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學策略:
①教學內容問題化,學生活動與教師講授并重;
②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
③注重科學探究方法的教學;
④明確必修化學的基礎,確認在該模塊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
⑤對教學內容及時進行梳理,使知識結構化、系統化。
22.【參考解析】
(1)“配制一定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要學生具備的起點能力:
①溶液配制的原理;
②所需要儀器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③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及計算;
④操作要領。
(2)重要意義:
①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
②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③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意義的學習,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