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良、中、差呢?為此,某教師制定了這樣的標準:一是在大綱規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明創造的,視為優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讓絕大部分學習上落后的同學找到了自己的成才途徑和優勢,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問題:
請你針對案例中制定的評價標準,結合素質教育談談自己的看法。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語文學習》雜志刊登了1993--1999年中學“優秀教師名錄”,對此分別按出生年代和教齡進行統計,見下表。
中學教師按出生年代和教齡進行統計
出生年代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以后 |
比例 |
23.33% |
64.29% |
12.38% |
教齡 |
20年以上 |
11~20年 |
10年以內 |
比例 |
4.76% |
73.81% |
21.43% |
如果要否定“‘論資排輩’評價教師優秀與否的做法已成為歷史”這一結論,請簡要闡述所使用的論據和推理結果。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減負,往往我們只在作業數量上做減法,治標不治本;讓學生愛上作業,甚至做完后意猶未盡,這才是真正的減負。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肖川所說:“作業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它為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表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使教學的影響延續到生活之中。”教師必須善于把教科書“這本小書”和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富有創意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既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又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方法、個性在編織精巧的作業訓練中得到培養。
問題:
請結合案例分析素質教育的內涵。
試題推薦:《中學綜合素質》命題預測卷及答案5套|全真模擬卷及答案6套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