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99年5月的某一天,中學生蔡某趁著李老師寫板書的間隙,偷偷躲在桌子下抽煙,李老師讓蔡某交出來,蔡某堅持自己沒抽煙。李老師非常氣憤,狠狠地擰蔡某的耳朵,由于用力過猛,把蔡某的耳朵撕爛了一塊,當場流血不止。李老師"-3時嚇壞了,趕緊把蔡某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并賠償該同學的經濟損失。
(1)李老師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本材料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22、宋某,31歲,2000年師專畢業,在某鄉中學任初中物理教師。工作以來,宋某教學能力突出,很快成為學科的骨干教師。2005年,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向學校申請到某師范大學進修。可是學校以進修影響學校工作為由不予批準。
請分析該學校的做法合理嗎?宋某該怎么辦?
23、學校規定初三學生必須在6點鐘到校參加早自修,作為任課教師,第二天與學生一起參與早自修的我在班級中也強調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許多學生遲到,當時有關領導正好在場,看到這一情況,下令讓遲到的學生在走廊罰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沒有一個學生遲到。還有一次,初三(2)班的一位男同學總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時政作業,每次問他為什么,都有原因,上次他說忘了,這次又說要點評的報紙沒買,下次他會說作業本沒帶。這樣幾個星期下來,我火了,不僅讓他在辦公室反思了一刻鐘,寫下保證書,還對他說,“下次再不交作業,甭來上課”,他這才有所收斂。
請用教師職業道德的有關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決此類問題的建議。
24、讀書的意義
俞平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其實是對一樁事情的兩種看法。游歷者,活動的書本。讀書則日臥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對面,乃廣義的游覽。現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幾萬里路不算什么,讀萬卷書的日見其少了。當然有種種的原因,最淺顯的看法是讀書的動機、環境、空氣無不缺乏。
講到讀書的真意義,于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詠性情,修持道德,原不僅為功名富貴做敲門磚。既為功名富貴,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讀書,更無須借光圣經賢傳,甚至于愈讀書會愈窮,這無怪不喜歡讀書,懂得怎樣讀的人一天一天地減少了。讀書空氣的稀薄,讀書種子的稀少。互為因果循環。
現在有一些人,你對他說身心性命則以為迂闊,對他說因果報應則以為荒謬,對他說風花雪夜則以為無聊。不錯,是迂闊,荒謬,無聊。你試問他,不迂闊,不荒謬,不無聊的是啥?他會有種種漂亮的說法。但你不可過于信他,他只是要錢而已,文言謂之好利。
好利之心壓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說:“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以義為利是遙遠的古話。
退一步說,以名為利,然名利雙收,話雖好聽,利必不大。惟有不恤聲名的干,以利為利,始專而且厚。道德名譽的觀念本多半從書本中來,不恤聲名與不好讀書亦有相互的關聯。
在這一味好利的空氣中尋求讀書樂,豈不難于上青天?除非我們把兩者混合。假如我們能夠立一種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祿之途必出于讀書,近乎從前科舉的辦法,這或者還有人肯下十載寒窗的苦工。
嚴格說來,這已失卻讀書的真意義,何況這制度的確立還遙遙無期。
問題:
(1)作者認為讀萬卷書的人很少,原因是“讀書的動機、環境、空氣無不缺乏”,這里的“空氣”具體指什么?
(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說“嚴格來說,這已失卻讀書的真意義”,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
熱點推薦: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中學《綜合素質》章節習題匯總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手機APP|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