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標是( )。
A.教師促成的紀律
B.集體促成的紀律
C.任務促成的紀律
D.自我促成的紀律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課堂紀律的類型包括:教師促成的紀律、集體促成的紀律、任務促成的紀律和自我促成的紀律。其中,自我促成的紀律是學生對自己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是外部紀律控制被個體內化之后成為個體自覺的行為準則,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標。
2.李明經常隨地吐痰,被老師發現后叫到了辦公室。老師問:“李明,你為什么常常隨地吐痰?你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嗎?”李明說:“我也知道這樣不對,但有時候就是忍不住。,,教師應從( )人手對李明進行教育。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道德意志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人的信心、決心和恒心。題干中李明已經認識到隨地吐痰的行為是不文明的,但就是忍不住,可知他的行為不是道德認識的問題,而是道德意志不夠堅定,因此,教師應從道德意志入手對其進行教育。
3.當問及“假如你是校長,你如何對待逃學的學生”時,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種做法。根據皮亞杰的思維發展階段理論,這是因為中學生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形式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題干中所體現出的是中學生具有了假設演繹推理的能力。這種推理能力的特點是,不僅從邏輯考慮現實的情境,而且還考慮可能情境。這是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特征,形式運算階段是指12歲以后青少年的認知發展階段,中學生正處于這個階段。
二、辨析題
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是德育的客體。
【參考答案】錯誤。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是德育的客體,又是德育的主體,是影響德育效果的內在因素。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