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內蒙古發現兩名鼠疫病例,此消息一出,迅速在網上成為熱點。可能有人疑惑,只是兩名鼠疫病例而已,為什么大家會這么緊張呢?
會有這種疑問的多半是沒有耳聞過大名鼎鼎的“黑死病”,鼠疫的曾用名就是“黑死病”。在十四世紀中葉,當時歐洲的近三分之一人口死于鼠疫,因為感染鼠疫的病人死后全身皮膚發黑,故名“黑死病”。
一、鼠疫危險等級
由于傳染性強,病死率非常高,我國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甲類傳染病是什么概念?我國甲類傳染病有兩種,一種就是鼠疫,另一種是霍亂。艾滋也才屬于乙類傳染病,也就是說,鼠疫是比艾滋更危險的傳染病。
二、傳染源與地區
只要是傳染病,總會有個傳染源。而鼠疫主要的傳染源是嚙齒類動物,包括鼠類、旱獺等。鼠類大家都知道,但是旱獺是什么動物?旱獺你沒聽過,那土撥鼠你聽過嗎?旱獺就是土撥鼠的別名。
身為一種自然疫原性疾病,鼠疫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布。在我國,就存在著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包括西藏和青海,以及內蒙古西北地區等。
三、預防鼠疫
網上之前很流行的土撥鼠尖叫圖,被眾多網友用作表情包。因為其長得憨態可掬,很多網友甚至特意跑去青海、西藏等鼠疫重災區只為“一睹芳容”,還給喂食物,順毛。
逗鼠的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這真的是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土撥鼠抗病力很強,但是你可沒有這么強的免疫力,人體對于鼠疫普遍易感染,只有感染鼠疫痊愈后才能獲得長久性免疫力。
所以,如果你恰好在野外偶遇土撥鼠,請不要因為它可愛的外表就妄自親近,你不能確定它是不是染上了瘟疫,你也不能確定它身上攜帶的跳蚤有沒有染上瘟疫。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請盡量控制你的好奇心。
如果你正好是生活在鼠疫流行區,請盡量離咳嗽患者兩米遠,并且不要接觸病死動物。更重要的是,控制一下你的吃貨屬性,鼠類動物能不吃就不吃。今年5月就曾有新聞報道,一對夫婦在蒙古吃了土撥鼠后先后死亡,之后被確認是因為吃了土撥鼠感染了鼠疫桿菌。
四、鼠疫可治療
鼠疫潛伏期很短,一般是1~6天,如果你有突然發熱、寒戰頭痛、身體疼痛,呼吸短促、咳嗽并伴血痰,惡心嘔吐,淋巴結腫大并伴疼痛等癥狀,請盡快就醫。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鼠疫并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早期發現并及時就醫,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如果你懷疑自己曾與鼠疫病患有接觸,可以根據上述癥狀自我檢查,或者可以直接向當地的疾病防控中心報告。
如果你實在擔心自己有感染的危險,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如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場所,不接觸死亡動物,旅游時備好驅蟲劑并避免皮膚過多暴露在外,不捕獵、食用野生動物等。
如果你剛好看到這篇文章,請將此文轉發給身邊人。警惕鼠疫,遠離疾病!
推薦:
藥師刷題太費腦?聽完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233網校老師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