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什么?是中醫用來緩解病患疼痛并解決病患各類癥狀的藥物。人的頭發(血余炭)、牛的膽結石(牛黃)、飛鼠的糞便(五靈脂)、林蛙的輸卵管(蛤蟆油)等等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都能被當做中藥使用。
為什么這些千奇百怪的東西都能被當做藥品使用呢?這就要從中藥的性能說起了。本期美女講師姜雅將為你詳細解讀中藥的性能與功效。
/升降浮沉/
世間實物都有輕重之分,中藥同樣如此。根據藥的重量、氣味或性味區分,中藥又有升降浮沉之說。
升浮,意味著藥物或質地輕,或氣味薄,或性溫熱、味辛甘,作用趨向也是偏于向上。這類藥就能給向下的病勢一個托舉的力量,把向下的病往上推,使體內各物質歸于原位從而達到治病效果。
沉降則剛好相反,質地重、氣味厚重、性寒涼味酸苦咸的藥都為沉降藥。沉降藥作用趨向為向下,把向上的病勢往下壓,給咳、喘、吐、嗝等往上行的病施加向下的力量,從而止住氣逆、呃逆等病癥。
/歸經/
人體有十二經脈,分別是肺、心包、心、脾、肝、腎、大腸、三焦、小腸、胃、膽、膀胱。不同的藥治不同臟腑的病,治哪里的病則歸什么經,如治肺病的藥歸肺經,治肝病的藥則歸肝經,以此類推。每個中藥的歸經一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
/有毒無毒/
藥物的毒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毒是指藥物的不良反應,廣義的毒既是藥物的總稱,又是藥物的偏性。從理論上來說,凡藥必有偏性,有偏性的才能被稱之為藥。
一般認為藥物的有毒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損害,在常用劑量時藥物出現與治療作用無關的不適反應。
藥物有毒無毒的確定是從三個方面來看,所含成分是否有毒、整體是否有毒以及用量是否恰當。不過,影響藥物毒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種、來源、入藥部位、產地、采集時間、貯存、加工炮制、劑型、制劑工藝、配伍、給藥途徑、用量、用藥次數等諸多因素。
/小結/
了解了中藥的基本性能,才能理解中藥性味歸經所代表的意義,才能對中藥有更深刻認識,這是一個專業的執業藥師需要掌握的知識儲備。
相關推薦:
233網校執業藥師四大專業輔導班級,助力突破及格線,紙質版課程講義包郵送+高頻考點匯編+專屬備考計劃+考前2套點題卷+電子版資料,授課老師答疑等專享服務,點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