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包括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以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超過3個月。
GFR是腎小球濾過率,指單位時間內從腎小球濾過的血漿容量(ml/min)。一般與與年齡、性別、體型等因素相關。
一、新增內容
1、一般治療和營養治療
一般治療 | 及時發現急性腎損傷患者,積極針對病因治療,逆轉疾病進展, |
已存在腎臟慢性病的患者,應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等危險因素 | |
營養治療 | 蛋白質代謝紊亂是CKD患者營養物質代謝紊亂中最為突出的表現 |
在保障能量攝入的前提下,減少蛋白質攝入,延緩腎功能減退進展 | |
營養不良是導致CKD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建議非透析CKD患者采用優質低蛋白飲食 | |
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雞蛋、牛奶)含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對腎臟有利 | |
蛋白質攝入量一般為0.6~0.8g/(kg.d),血液透析患者或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1.0~1.2g/(kg·d) | |
同時補充復方α酮酸制劑0.075~0.12g/(kg·d),α酮酸可與體內的非蛋白質氮——胺基生成必需氨基酸 |
2、藥物治療
降壓治療 |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首選ACE/ARB類藥物,但血肌酐>265μmol/L或CrCl<30ml/min的患者需要慎用 | |
CKD合并痛風患者,應禁用干擾尿酸排泄的噻嗪類利尿劑,尤其是CrCl<30m/min的患者 | ||
老年患者用藥,如合并糖尿病不宜聯用β受體阻斷劑,應小劑量開始使用α受體阻斷劑和利尿劑 | ||
腎性貧血治療(人促紅素) | 初始劑量 | 100~150U/(kg·w),分2~3次注射,皮下(非血液透析患者)或靜脈給藥 |
ESAs治療目標 | Hb每個月上升10~20g/L,但增幅不應超過20g/L | |
劑量調整方法 | 未達標則每次促紅素增加20U/kg,每周3次 | |
若Hb>130g/L或增幅過快,則劑量下調25% | ||
腎性骨病與高磷、低鈣血癥的治療 | 口服腸道磷結合劑或加強透析等將血磷降至正常范圍,對高磷血癥患者限制飲食中磷攝入(800~1000mg/d) | |
合理使用含鈣的磷結合劑,透析患者應控制透析液中鈣離子濃度(血液透析1.25~1.50mmol/L、腹膜透析1.25mmol/L) | ||
伴嚴重或進行性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可使用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擬鈣劑、帕立骨化醇,非透析患者不建議常規使用,透析患者應增加磷的清除 | ||
對iPTH>800pg/ml的重度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口服效果不佳時考慮行甲狀旁腺切除術治療。臨床常用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包括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和帕立骨化醇 | ||
擬鈣劑如西那卡塞作用于甲狀旁腺細胞表面的鈣受體,抑制PTH分泌的同時,還可引起低鈣血癥 | ||
降磷治療時,碳酸鈣應為餐中服用;補鈣治療時,碳酸鈣應于空腹服用效果更佳;發生高鈣血癥時,為避免血管發生異位鈣化,可給予碳酸鑭、司維拉姆等 | ||
降脂治療 | 在可耐受前提下,推薦CKD患者應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 | |
CKD患者是他汀類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在GFR<30ml/min患者中,應避免大劑量應用 | ||
當他汀類治療LDL-C不達標時,建議聯合依折麥布治療 | ||
糾正酸中毒及高鉀血癥 |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常用的藥物為口服碳酸氫鈉,輕者1.5~3.0g/d即可;中至重度患者3~15g/d,必要時可靜脈輸注 | |
其他治療 | 糖尿病患者由于腎功能損害后胰島素滅活能力下降,應注意胰島素減量 | |
CKD患者常并發高尿酸血癥,常用藥物別嘌呤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 | ||
腸道排毒治療,可給予口服藥用炭進行腸道吸附排毒;出現便秘時,使用含大黃的中藥制劑 | ||
替代治療 | G5期患者可選擇的替代治療方式包括腎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
二、考情分析
針對CKD患者不同的并發癥,需要選用不同的藥物,以及不同的用藥方式。考生復習時需要將并發癥及相應藥物一一對應記憶,切勿“張冠李戴”,可能的考試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考查治療CKD患者并發癥的藥物;另一種是考查關于CKD患者的藥物治療,有關說法正確或者錯誤。
另外,有較小幾率會考查相應的數值。本小節數字相關考點記憶難度大,不建議在此處多花時間。
相關推薦:
233網校執業藥師四大專業輔導班級,助力突破及格線,紙質版課程講義包郵送+高頻考點匯編+專屬備考計劃+考前2套點題卷+電子版資料,授課老師答疑等專享服務,點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