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E
9.C
10.C
11.B
注解:濕熱滅菌法是利用飽和水蒸氣或沸水進行滅菌的方法。由于濕熱滅菌時蒸汽的比熱大,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凝固或變性,因而具有滅菌效果可靠、操作方便的特點,是目前制劑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滅菌方法。
12.B
注解:熱壓滅菌法是在高壓滅菌器內,利用高壓水蒸氣殺滅微生物的方法,由于是在高壓狀態,蒸汽又是飽和蒸汽,含熱量膏,穿透力強,因此是最可靠的濕熱滅菌法。
13.C
14.B
15.D
注解:干熱空氣滅菌由于滅菌溫度高、時間長因此必須適合于一些耐熱的品種,包括:(1)耐高溫的器皿(2)不允許濕氣穿透的油脂性材料(3)耐高溫的粉末材料等。
16.C
17.B
18.B
19.B
20.C
21.E
22.E
23.B
注解:尼泊金酯類即對羥基苯甲酸酯,在酸性、堿性和中性藥液中均有效,但是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強,在堿性藥液中,由于酚羥基解離及酯的水解使防腐作用下降。
24.B
[B型題]
1.C
2.A
3.D
4.B
5.A
6.C
7.B
8.D
9.D
10.C
注解:山梨酸特別適合于含有吐溫類的液體藥劑,盡管山梨酸也與聚山梨酯類產生絡合作用而降低防腐效力,但是由于其有效抑菌濃度低,因此仍然有較好的抑菌作用。
[X型題]
1.ABCDE
注解:無論口服或外用制劑,在制藥衛生中都要求不得檢出活螨。
2.AC
注解:《藥品衛生標準》中規定:口服藥品1g或1ml不得檢出大腸桿菌和活螨;外用藥品1g或1ml不得檢出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活螨。
3.ABCDE
4.ABD
注解:F0值是Z值為10℃時得到的。
5.ABCD
注解:環氧乙烷滅菌法屬于化學滅菌法中的氣體滅菌法。
6.ADE
7.ABDE
注解:干熱滅菌一般需要180℃1h以上,或140℃至少3h,或160~170℃2h以上滅菌效果才可靠,適合于一些耐高溫材料及不允許濕氣穿透的物品滅菌。玻璃器皿、活性炭耐高溫,油類、凡士林不僅耐高溫且不允許濕氣穿透,因此均可采用干熱滅菌,而塑料制品不耐熱,因此不適合采用高溫的干熱滅菌。
8.BD
注解:熱壓滅菌器在使用時使用前一定要先檢查壓力表、安全閥,另外還需要檢查溫度表等儀表;使用時應先開啟放氣活門來排盡滅菌器內空氣,否則影響蒸汽濃度而影響滅菌效果;滅菌時間應注意準確記錄,但是應從達到預定壓力和溫度后才開始記時;滅菌完畢后應安全開啟,滅菌時間達到后,不應立即開啟,應待壓力表指針降至0后,打開放氣閥,排盡器內蒸汽,待溫度降至40℃以下,再緩緩開啟,否則由于驟然減壓會導致容器爆裂和藥液外溢;滅菌時被滅菌物排布不宜過緊,否則不利于蒸汽流通滅菌。
9.CDE
10.ABCDE
11.BCDE
注解:微生物種類不同抗熱能力不同,處于不同生長期也是如此,一般繁殖期比衰老期耐熱力差,芽胞耐熱最強;微生物受熱死亡屬于一級動力學,F=DT(lgN0-lg Nt),可見微生物數量越多滅菌時間越長。
12.BD
注解:紫外線以直線傳播,其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力減弱。紫外線的穿透力弱,因此蜜丸、片劑的滅菌不適合;玻璃可以吸收紫外線因此也不適合;但是紫外線能穿透清潔的空氣和純凈的水,因而廣泛用于空氣滅菌和表面滅菌。
13.ABCE
注解:微波滅菌的主要原理是依靠水分可以強烈吸收微波,使極性分子轉動,分子間摩擦而迅速升溫,因此是靠熱力滅菌;也正是這一原因它適合于水性藥液的滅菌;微波滅菌的特點是微波穿透力強,被滅菌物品內外同時加熱,升溫迅速,滅菌時間僅需要數秒鐘或數分鐘,滅菌效率高;但是小劑量針劑不適用,因為針劑密封狀態,水分子釋放的熱能使瓶內氣體膨脹,會產生爆炸。
14.ADE
15.ABDE
16.ADE
注解:一般防腐劑產生防腐作用的都是分子,因此防腐能力通常受到pH值影響;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稱為尼泊金類;聚山梨酯類和聚乙二醇等能與尼泊金類絡合,降低防腐劑的濃度,因此只能降低防腐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