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執業藥師考試站點提供:2019執業藥師《中藥專業知識一》知識點,輔助大家提前預習,進行學習狀態!>>下載233網校APP,成為行走的學習機!
第一章 第五節 方劑與治法
知識點預習:八法的含義與應用
(一)汗法:通過發汗解表、宣肺散邪,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隨汗而解的一種治法。
汗法除主要治療表證外,凡是腠理閉塞、營衛不通而寒熱無汗,或腠理疏松,雖汗出而寒熱不解的病證,皆可以汗法為治。如麻疹初起;水腫之腰以上腫甚,瘡瘍初起;瘧疾、泄瀉、痢疾而有寒熱表證。汗法又有辛溫、辛涼之區別。
(二)吐法:通過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治法。
凡是痰涎壅塞在咽喉,或頑痰蓄積在胸膈,或宿食停滯在胃脘,或誤食毒物尚留在胃中未下等,都可用吐法。吐法多用于實邪壅塞,病情急劇的病人。
(三)下法:通過蕩滌腸胃,瀉出腸中積滯,或積水、衃血,使停留于腸胃的宿食、燥屎、冷積、瘀血、結痰、停水等從下竅而出。
凡邪在腸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內結,或熱結旁流,以及停痰留飲、瘀血積水等邪正俱實之證,均可使用。下法又有寒下、溫下、潤下、逐水、攻補兼施。
(四)和法:通過和解或調和的作用以達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種治法。主要有和解少陽、調和肝脾、疏肝和胃、調和寒熱、表里雙解等。
此外,如《傷寒論》中對某些經過發汗、涌吐、攻下,或自行吐利而余邪未解的病證,宜用緩劑或峻劑小量分服,使余邪盡除而不重傷其正者,亦稱為和法。
(五)溫法:通過溫中、祛寒、回陽、通絡等作用,使寒邪去,陽氣復,經絡通,血脈和,適用于臟腑經絡因寒邪為病的一種治法。溫法又有溫中祛寒、回陽救逆和溫經散寒的區別。
注意:寒邪傷入肌表的病證,又當用汗法治療。
(六)清法:通過清熱瀉火,以清除火熱之邪,適用于里熱證的一種治法。清法又有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氣血兩清、清熱解毒,以及清臟腑熱等不同。
外感六淫之邪的表熱證,當用辛涼解表法治療。
(七)消法:通過消食導滯和消堅散結作用,對氣、血、痰、食、水、蟲等積聚而成的有形之結,使之漸消緩散的一種治法。分消導食積、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殺蟲、消瘡散癰等。
病在臟腑、經絡、肌肉之間(瘰疬,癥瘕)
漸消緩散
(八)補法:通過滋養、補益人體氣血陰陽。補法的目的補益,或扶正祛邪。
補法一般是在無外邪時使用,以避免“閉門留寇”之弊。
233網校將提供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真題講師視頻解讀,大家可免費學習、對考試真題答案!還沒有賬號?注冊233網校賬號,送執業藥師免費題庫!
考試真題: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2019年執業藥師考試高效備考,全面精講教材核心考點,新增高含金量專題班,考前突擊72分秘籍,點擊聽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