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中醫的固定印象是:慢郎中??磦€病中醫總會開十天半個月的藥,中藥吃了抓、抓了吃,前前后后要花好幾個月,嚴重的病可能要花幾年,急癥不找中醫幾乎是現在所有人的共識。
中醫真的只能治慢性病嗎?并不是。只是現在急癥發作時大家首先的反應是打急救電話,病人直接被救護車送去急救。因為急癥你不找中醫,所以中醫也就沒有治急癥的用武之地。
難道古代中醫們就沒碰到過病勢發作急的病人嗎?肯定碰到過,“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杲曾說過“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從他的描述可看出,中醫的散劑是能治急癥的,并且用不同的劑型可以治療不同類型的病癥。
除了湯劑、散劑和丸劑,中藥材還能做成片劑、膠囊劑、膏劑、貼劑、注射劑、噴霧劑等各類劑型供醫生選用,根據生病部位、急緩、輕重等因素,采用合適的劑型才能快、狠、準的做到藥到病除。
/糖漿劑/
糖漿劑是指含有原料藥物的濃蔗糖水溶液,它的含糖量高,為了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有些還添加了芳香劑。《中國藥典》規定,糖漿劑的蔗糖含量應不低于45%(g/ml),由于口感好,糖漿劑一直深受廣大患者特別是兒童的喜愛。
但并不是所有藥都適合制成糖漿劑,市面上的糖漿劑很少,且多半是止咳平喘的,如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的杏蘇止咳糖漿;治療風熱感冒之咳嗽咽痛和急性支氣管炎的急支糖漿;治療陰虛燥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的養陰清肺糖漿。
注意:糖尿病患者謹慎使用糖漿劑,必要時可咨詢醫生。
/煎膏劑/
煎膏劑俗稱膏滋,是中國中醫用于治療慢性病的一種浸出藥劑,由飲片煎煮液濃縮,加煉蜜或糖(或轉化糖)制成。
煎膏劑多以滋補為主,兼有緩和的治療作用,是一種用于滋補、防衰老、治療慢性病的傳統劑型。優點是體積小、穩定性好、較易保存、口感好,并且服用方便。
和糖漿劑一樣,煎膏劑的應用也不是很廣泛。大家熟悉的估計只有阿膠膏了,阿膠膏補益氣血,潤燥,對于氣血兩虛所致的虛勞咳嗽、吐血、婦女崩漏及胎動不安有較好的療效。煎膏劑除了阿膠膏外,還有養陰潤肺的二冬膏;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的川貝雪梨膏等。
雖然補益效果好,但煎膏劑滋膩礙胃,不好消化,脾胃虛弱的人不建議服用。
/軟膏劑/
軟膏劑是指原料藥物與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質混合制成的均勻的半固體外用制劑,它適用于慢性皮膚病,可用于局部治療,也可用于全身治療。
軟膏劑大多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以及開竅通絡的功效,廣為人知的當屬馬應龍,雖然藥的名字比較尷尬,但功效可不尷尬,能清熱燥濕,活血消腫,去腐生肌;此外,還有可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京萬紅軟膏;以及用于中暑、頭暈、傷風鼻塞、蚊蟲叮咬的紅色正金軟膏等。
/小結/
中藥藥劑的劑型多樣,適用于不同類型的病癥,療效也并不遜色于西藥。隨著中醫藥隊伍的壯大,中藥也一定會被更多人熟知并使用。
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