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吃橘子皮、胡桃衣、柿子把、荔枝核;你或許還不吃蔥、姜、蒜、花椒、雞黃皮(雞胗的內壁)...這些都是你茶余飯后剩下的廚余垃圾,它們只能呆在垃圾袋里等待被運往垃圾站。
然而,這些你認為的垃圾在中醫手中卻變成了治病救人的寶貝,你肯定不知道曾經與多少中藥擦肩而過。
1、陳皮
陳皮由橘子皮炮制而來,但很多人對陳皮有認知誤區。新鮮橘子皮曬干之后并不叫陳皮,只能叫干橘皮,干橘皮陳化以后才是陳皮,才能做藥用。陳皮能調理脾胃,可治療脾胃氣滯的脹滿、惡心嘔吐或痰濕壅肺的氣喘。
陳皮貴在它的“陳”。一般來說,陳皮的年份越高,質量越好,氣味越醇香,售價也越貴。
2、橘紅
橘紅是橘子皮去白留紅的部分,通俗點說,就是橘子皮去掉白色部分后剩余的部分,因為顏色偏紅,故名橘紅。
橘紅可治療風寒咳嗽,濕痰咳嗽以及痰多胸悶,它的溫燥之性比陳皮強,祛濕是一把好手,所以它適用于痰濕體質。
還有一味藥叫化橘紅,聽起來與橘紅很相似,但它與橘紅不是同一個種。一些外行人總會把它們混淆。化橘紅是化州柚或者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果皮,橘紅是橘或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一個是柚子皮,一個是橘子皮。雖然它們功效類似但并不是同一味中藥。
3、分心木
別稱胡桃衣、胡桃隔、核桃隔。就是核桃肉中間的木質隔模。不小心嘗過的人都知道它又苦又澀,雖然味道不盡如人意,但它作用可不容小覷。不只能澀精縮尿,還能止血止帶,止瀉痢,可治療遺精滑泄、崩漏、帶下、泄瀉、痢疾。
4、柿蒂
又叫柿丁、柿子把,柿子上倒著放的小“托盤”。柿蒂吃起來也是澀澀的,日常基本上沒人用。
柿蒂可降逆止呃,治療胃氣上逆之呃逆,呃逆就是打嗝。如果打嗝不止可用柿蒂5~10g煎湯服。
5、荔枝核
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溫。可行氣散結、祛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痛經,產后腹痛以及肝胃不和之胃脘痛。
治療時,取5~10g煎湯內服。另外《景岳全書》中記載“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服”,可治療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
并不只是人參、鹿茸、當歸、黨參能做中藥,生活中還有很多不起眼的“垃圾”,這些可做藥用的中藥等著你們去發現。
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