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辯證在《中藥綜》考試中分值占了近三分之一,足見其重要性。其中又以內科辯證為重要考點。
辯證的難點在于分析病癥,得其證,再對應證得其治法,然后選用合適的方劑或中成藥。可以將此看作一個嚴謹的邏輯推理過程,頭腦清晰的中醫可以迅速完成從辯到治的過程。
內科辯證考試時病癥多,占的分值高,不得要領的考友看著都會頭暈眼花。今天教你小妙招:套用簡單的辯證公式。學完你會發現,辯證很簡單。
熱證=咽痛、舌紅、苔黃、口渴、小便短赤、數脈;
寒證=無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肢體酸痛、苔白、緊脈;
表證=浮脈;
氣虛=倦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脈浮無力;
血瘀=痛如針刺、唇舌暗紫、痛有定處、拒按、腫塊、澀脈;
肺病=咳嗽;
腎不納氣=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加重。
1.風寒犯肺
癥 | 治 |
咳嗽聲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惡寒,或有發熱,無汗,或兼頭痛。舌苔薄白,脈浮緊 | 方劑:杏蘇散 中成藥:通宣理肺丸、風寒咳嗽丸、杏蘇止咳糖漿、三拗片 |
解讀:咳嗽為肺病;套用上述公式,分析“痰烯色白、無汗、脈緊”等癥為寒證;脈浮為表證;綜合以上征候可辯證此病為風寒犯肺,治當疏散風寒,宣肺解表。杏仁宣肺止咳,蘇葉散寒,方劑選用杏蘇散,中成藥通宣理肺丸、風寒咳嗽丸、杏蘇止咳糖漿、三拗片亦可選用。
注意:“咳嗽”為首位病癥時辯證為咳嗽,屬肺病;“惡寒、發熱或身熱”放首位時辯證為表證,屬感冒。
【2016年真題】31.根據常見病辨證論治的理論,咳嗽風寒犯肺證的主要癥狀是()
A.咳嗽氣粗,咳痰黃稠
B.干咳無痰,鼻燥咽干
C.咳嗽痰多,食后加重
D.咳嗽聲重,痰稀色白
E.咳嗽氣急,遇怒誘發
2.腎不納氣
癥 | 治 |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瀝,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或有跗腫,舌淡苔薄,脈沉弱;或見喘咳,面紅煩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 | 方劑: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中成藥:七味都氣丸 |
解讀:套用上述公式,分析“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甚”為典型的腎不納氣癥狀,治當補腎納氣。方劑宜選用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補腎陽,中成藥選用七味都氣丸補腎陰。
【2018年真題】21.某男,66歲。長期吸煙,喘促氣短20年,加重10天。癥見喘促氣短,動則尤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形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質談,苔薄,脈沉弱。其中醫證候是( )
A.風寒困脾
B.風熱犯肺
C.肺脾氣虛
D.腎不納氣
E.肝氣郁結
3.氣虛血瘀
癥 | 治 |
胸痛隱隱,遇勞則發,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心悸自汗。舌胖有齒痕,色淡暗,苔薄白,脈弱而澀,或結、代 | 方劑:補陽還五湯 中成藥:通心絡膠囊、舒心口服液、芪參膠囊、芪參益氣滴丸、參芍片 |
解讀:套用上述公式,分析“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為典型的氣虛,“胸痛,色淡暗”為血瘀,綜合辯證為氣虛血瘀,治當益氣活血。方劑補陽還五湯中黃芪補氣,川芎、當歸、芍藥、桃仁、紅花均活血。中成藥通心絡膠囊、舒心口服液、芪參膠囊、芪參益氣滴丸、參芍片均能益氣活血。
【2017年真題】9.某男,65歲。因心悸自汗,神疲乏力,伴見胸痛就診。醫師檢查見舌淡苔薄白,脈弱而澀,診斷為胸痹,辨證為氣虛血瘀,其主要癥狀特點是( )
A.胸痛胸悶,胸脅脹滿
B.胸悶如窒,痛有定處
C.胸痛隱隱,遇勞則發
D.胸痛徹背,感寒痛甚
E.胸痛徹背,腰酸肢腫
學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