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提要
1,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基本概念;
2.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分類與構成;
3.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靜態、報考分析基本方法;
4,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5.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估算項目的投資總額;建設項目的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盈利能力分析和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財務比率等清償能力分析以及不確定性分析等)。
二、重點、難點
1、估算項目的投資總額;
2、分析、計算項目直接發生的財務效益和費用,
3、編制財務報表,計算評價指標
4、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等財務狀況
5、判別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三、內容講解
第一章建設項目財務評價
第一節 估算項目的投資總額
一、 投資估算的內容
投資估算的費用內容根據分析角度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劃分。
(1) 從體現建設項目投資規模的角度,投資估算可分為固定資產投資估算和鋪底流動資金估算。
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的費用內容又包括建筑安裝工程費用、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已暫停征收)等。
流動資金是指生產經營性項目投產后,用于購買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資及其他經營費用等所需的周轉資金。它是伴隨著固定資產投資而發生的長期占用的流動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流動資產主要考慮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流動負債主要考慮應付賬款。因此,流動資金的概念,實際上就是財務中的營運資金。
(2)從體現資金的時間價值的角度,可將投資估算分為靜態投資和報考投資兩項。
靜態投資是指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的投資部分,一般包括建筑安裝工程費用、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靜態部分(不涉及時間變化因素的部分),以及預備費里的基本預備費(不是全部的預備費不包括預備費里的漲價預備費)等。
報考投資包括工程建設其他投資中涉及價格、利率等時間報考因素的部分,如預備費里的漲價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二、投資估算的編制方法
投資估算的編制一般分為靜態投資估算的編制、報考投資估算的編制和鋪底流動資金估算的編制。
(一)靜態投資估算的編制
靜態投資估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有:
1.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
依據調查的統計資料,利用相近規模的單位生產能力投資乘以建設規模,即得擬建項目投資。其計算公式為:
擬建項目投資額=(已建類似項目的投資額/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能力)*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綜合調整系數
綜合調整系數: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變更等的綜合調整系數。
這種方法把項目的建設投資與其生產能力的關系視為簡單的線性關系,估算結果精確度較差。由于在實際工作中不易找到與擬建項目完全類似的項目,通常是把項目按其下屬的車間、設施和裝置進行分解,分別套用類似車間、設施和裝置的單位生產能力投資指標計算,然后加總求得項目總投資。或根據擬建項目的規模和建設條件,將投資進行適當調整后估算項目的投資額。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新建項目或裝置的估算,十分簡便迅速。
2.生產能力指數法
這是一種根據已建類似項目的投資額和生產能力及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估算擬建項目的投資額的方法,要求資料可靠,條件基本相同。其計算公式為
投資額=已建項目投資額*(擬建項目生產能力/已建項目生產能力)x*綜合調整系數
其中x為生產能力系數。若兩個項目的規模比值在0.5~2時,可取n等于1。題目中一般給定此系數。生產能力指數法與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確度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