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互相配合或影響所發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
③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
④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時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
(三)材料消耗量的計算
材料消耗量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材料數,按用途劃分為以下4種:
(1)主要材料。
(2)輔助材料。
(3)周轉性材料。
(4)其他材料。
材料消耗量計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標準規格的材料,按規范要求計算定額計量單位耗用量。
(2)凡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設計圖紙尺寸計算材料凈用量。
(3)換算法。
(4)測定法。包括試驗室試驗法和現場觀察法。
材料損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損耗,如現場內材料運輸損耗及施工操作過程中的損耗等。
損耗量
材料損耗率= -×100%
凈用量
材料損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1+損耗率)
(四)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1, 根據施工定額確定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預算定額機械耗用臺班=施工定額機械耗用臺班×(1+機械幅度差系數)
2, 以現場測定資料為基礎確定機械臺班消耗量
本講的主要知識點:
1、人工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和確定方法、施工機械臺班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2、工程單價的概念與性質、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編制方法、地區工程單價(基價)的編制。
本講主要內容:
第五節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確定方法;
第六節工程單價和單位估價表。
(一) 掌握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編制方法;
(二) 掌握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編制方法。
第五節 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的確定方法
一、人工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一)人工單價及其組成內容
人工單價是指一個建筑安裝工人一個工作日在預算中應計入的全部人工費用。它基本上反映了建筑安裝工人的工資水平和一個工人在一個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報酬。
人工單價組成內容
工 資 崗位工資
技能工資
年功工資
工資性補貼 交通補貼
流動施工津貼
房 補
工資附加
地區津貼
物價補貼
輔助工資
勞保福利費 勞動保護
書報費
洗理費
取暖費
(二)人工單價確定的依據和方法
1、人工預算單價的內容及計算標準
(1)有效施工天數。年有效施工天數=年應工作天數—年非作業天數
(2)生產工人基本工資
(3)生產工人工資性津貼
(4)生產工人輔助工資
(5)職工福利費
(6)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
2、人工預算單價的計算p82
(三)影響人工單價的因素
1.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2.生活消費指數;
3.人工單價的組成內容;
4.勞動力市場供需變化;
5.政府推行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也會影響人工單價的變動。
二、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一)材料預算價格的構成和分類
1、材料預算價格的構成
材料的預算價格是指材料(包括構件、成品及半成品等)從其來源地(或交貨地點)到達施工工地倉庫后的出庫價格。材料預算價格一般由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采購及保管費組成。
2、材料預算價格的分類
材料預算價格按適用范圍劃分,有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和某項工程使用的材料預算價格。
(二)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依據和確定方法
1、材料原價
材料原價是指材料的出廠價格,進口材料抵岸價或銷售部門的批發牌價和零售價。
加權平均原價=K1C1+K2C2+.。。。。。+KnCn/K1+K2+.。。。。。+Kn
式中 K1,K2,。。。。。。 Kn-各不同供應地點的供應量或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要量;
C1,C2,。。。。。。Cn-各不同供應地點的原價。
2、供銷部門手續費
供銷部門手續費,指需通過物資部門供應而發生的經營管理費用。不經過物資供應部門的材料,不計供銷部門手續費。
供銷部門手續費=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率*供銷部門供應比重
供銷部門手續費=材料凈重*供銷部門單位重量手續費*供銷比重
材料供應價=原價+供應部門手續費
3、包裝費
包裝費是為了便于材料運輸和保護材料進行包裝:所發生和需要的一切費用,包括水運、陸運的支撐、篷布、包裝箱、綁扎材料等費用。
包裝材料回收值=包裝原價*回收量比例*回收價值比例
4、運雜費
運雜費是指材料由采購地點或發貨點至施工現場的倉庫或工地存放地點,含外埠中轉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和過境過橋費用,包括調車和駁船費、裝卸費、運輸費及附加工作費等。
價權平均運雜費=(K1T1+K2T2+.。。。。。+KnTn)/(K1+K2+.。。。。。+Kn)
式中 K1,K2,。。。。。。 Kn-各不同供應點的供應量或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求量;
T1,T2,。。。。。。Tn-各不同運距的運費。
5、采購及保管費
采購及保管費是指材料供應部門(包括工地倉庫及其以上各級材料主管部門)在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費用。
采購及保管費=材料運到工地倉庫價格×采購及保管費率=(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率
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運輸損耗費)
X(1+采購及保管的費率)—包裝材料回收價值
(三)影響材料預算價格變動的因素
1.市場供需變化。
2.材料生產成本的變動直接涉及材料預算價格的波動。
3.流通環節的多少和材料供應體制也會影響材料預算價格。
4.運輸距離和運輸方法的改變會影響材料運輸費用的增減,從而也會影響材料預算價格。
5.國際市場行情會對進口材料價格產生影響。
三、機械臺班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根據施工中耗用酌機械臺班數量和機械臺班單價確定的。
機械臺班單價是指一臺施工機械,在正常運轉條件下一個工作班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共包括7項:(1—4為不變費用,5—7為可變費用)
1.折舊費。
2.大修理費。
3.經常修理費。
4.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
5.料燃動力費。
6.人工費。
7.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一)折舊費的組成及確定
折舊費是指施工機械在規定使用期限內,每個臺班所攤的機械原值及支付貸款利息的費用。
臺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1—殘值率)*貸款利息系數]/ 耐用總臺班
(1)機械預算價。
機械預算價格按機械出廠(或到岸完稅)價格,及機械以交貨地點或口岸運至使用單位機械管理部門的全部運雜費計算。
(2)殘值率。是指機械報廢時回收的殘值占機械原值(機械預算價格)的比率。殘值率按1993年有關文件規定:運輸機械2%,特大型機械3%,中小型機械4%,掘進機械5%執行。
(3)貸款利息系數。
貸款利息系數=1+(N+1)/2i
n—國家有關文件規定的此類機械折舊年限;
i—當年銀行貸款利率。
(4)耐用總臺班。指機械在正常施工作業條件下,從投入使用直到報廢止,按規定應達到的使用總臺班數。
機械耐用總臺班即機械使用壽命,一般可分為機械技術使用壽命、經濟使用壽命。
機械經濟使用壽命。指從最佳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機械使用投入費用(包括燃料動力費、潤滑擦拭材料費、保養、修理費用等)最低時的使用期限。
耐用總臺班=折舊年限×年工作臺班=大修間隔臺班×大修周期
大修周期=壽命期大修理次數+1
(二)大修理費組成及確定
大修理費是指機械設備按規定的大修間隔臺班必須進行大修理,以恢復機械正常功能
所需的費用。
一次大修理費×壽命期內大修理次數
臺班大修理費= -
耐用總臺班
(1)一次大修理費。按機械設備規定的大修理范圍和工作內容,進行一次全面修理所需消耗的工時、配件、輔助材料、油燃料以及送修運輸等全部費用計算。
(2)壽命期大修理次數。為恢復原機功能按規定在壽命期內需要進行的大修理次數。
(三)經常修理費的組成及確定。
經常修理費是指機械在壽命期內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包括一、二、三級保養)
以及臨時故障排除和機械停置期間的維護等所需各項費用;,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隨機工具、器具的攤銷費用及機械日常保養所需潤滑擦拭材料費之和,分攤到臺班費中,即為臺班經修費。
Σ(各級保養一次費用×壽命期各級保養總次數)+臨時故障排除費
臺班經修費= -
耐用總臺班
+替換設備臺班攤銷費+工具附具臺班攤銷費+例保輔料費
臺班經修費=臺班大修費×K
K=機械臺班經常修理費/機械臺班大修理費
(四)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的組成和確定
(1)安拆費。指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包括機械輔助設施(如:基礎、底座、固定錨樁、行走軌道、枕木等)的折舊、搭設、拆除等費用。
(2)場外運費。指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置地點運至現場或某一工地運至另一工地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以及架線等費用。
機械一次安拆費×年平均安拆次數
臺班安拆費=-+臺班輔助設施費
年工作臺班
(一次運輸及裝卸費+輔助材料一次攤銷費+一次架線費)×年運輸次數
臺班輔助設施費=-
年工作臺班
(五)燃料動力費的組成和確定
燃料動力費是指機械在運轉或施工作業中所耗用的固體燃料(煤炭、木材)、液體燃
料(汽油、柴油)、電力、水和風力等費用。
臺班燃料動力消耗量=(實測數*4+定額平均水平+調查平均值)/6
臺班燃料動力費=臺班燃料動力消耗量×相應單價
(六)人工費的組成和確定
人工費指機上司機或副司機、司爐的基本工資和其他工資性津貼。
臺班人工費=定額機上人工工日×日工資單價
定額機上人工工日=機上定員工日×(1+增加工日系數)
增加工日系數=(年日歷天數-規定節假公休日-輔助工資中年非工作日
-機械年工作臺班)÷機械年工作臺班
增加工日系數取定0.25
(七)養路費及車船使用費的組成和確定
養路費及車船使用費是指機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交納的養路費翱車船使用稅,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標準計算后列入定額。
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載重量(或核定自重噸位)×[養路費標準元/噸。月
×12+車船使用稅標準元/噸。年] ÷年工作臺班
第六節 工程單價和單位估價表
一、工程單價的概念與性質
(一)工程單價含義
所謂工程單價,一般是指單位假定建筑安裝產品的不完全價格。通常是指建筑安裝工程的預算單價和概算單價。
工程單價是在采用單位估價法編制工程預算時形成的特有概念。我國建設工程概預算制度中長期采用單位估價法編制概預算。甚至也不是定建筑安裝產品的完全價格。它只是按預算定額、概算定額和人工工資、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費用計算的直接費。定建筑安裝產品的綜合單價,也可稱為全費用單價。它不僅含有人工、材料、機械臺班三項直接費,而且包括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和間接費等工程的全部費用。這也就是全費用單價名稱的來由。(二)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種類
1.按工程單價的適用對象劃分:
(1)建筑工程單價;
(2)安裝工程單價。
2.按用途劃分:
(1)預算單價。
(2)概算單價。
3.按適用范圍劃分:
(1)地區單價。
(2)個別單價。
4.按編制依據劃分:
(1)定額單價;
(2)補充單價。
5.按單價的綜合程度劃分:
(1)基本直接費單價。
(2)全費用單價。
(3)完全單價。
(三)工程單價的用途
1.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
2.利用編制統一性地區工程單價。
3.可以對結構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優選設計方案。
4.進行工程款的期中結算。
(四)工程單價與市場價
工程單價是編制概預算的特有概念,是通過定額量確定建筑安裝概預算要素直接費的基本計價依據。它屬于計劃價格,是國家或地方價格管理部門有計劃地制定和調整的價格。市場價格則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的市場成交價,是完整商品意義上的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它屬于自由價格,是受市場調節價制約的一種市場價。
它們的區別就在于:工程定額單價比較穩定,便于按照規定的編制程序進行概預算造價或價格的確定,有利于投資預測和企業經濟核算即“兩算對比”,但是它管的過嚴、過死,不適應與工程定額價相比,則比較靈活,能及時反映建筑市場行情,商品價值量和市場供求價格變化,符合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要求,有利于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企業競爭,但是它往往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為克服市場價的消極影響,需以價格手段,如發布建筑材料價格信息、市場指導價等來調控市場價。
它們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作為兩種不同的價格形式,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都具有表價、經濟核算和經濟調節職能。
二、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編制方法
(一)工程單價的編制依據
1.預算定額和概算定額。
2.人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臺班單價。
3.現場經費、其他直接費和間接費的取消標準。這是計算綜合單價的必要依據。
(二)工程單價的確定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單價(基價):
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單價(基價)=單位分部分項工程人工費
+材料費+機械使用費
其中 人工費=人工工日數×人工單價
材料費=Σ(材料耗用量×材料預算價格)
機械使用費=Σ(機械臺班用量×機械臺班單價)
2.分部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
分部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其他直接費
+現場經費+間接費
其中,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一般按規定的費率及其計算基礎計算,或按綜合出的費率計算。
(三)工程單價的計算表格及內容
1、單位估價表和單位估價匯總表。
單位估價表又稱工程預算單價表,是以貨幣形式確定定額計量單位某分部分項工程或
結構構件直接費用的文件。單位估價表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預算定額規定的工、料、機數量;二是地區預算價格,即與上述三種“量”相適應的人工工資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臺班預算價格。
單位估價匯總表的項目劃分與預算定額和單位估價表是相互對應的,為了簡化預算的編制,單位估價匯總表已納入預算定額中一些常用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定額中需要調整換算的項目。
2、安裝價目表。
安裝價目表是計算和反映設備安裝工程單價的表格。
3、單位價值計算書。
單位價值計算書是計算概算單價的表格,也可用來計算綜合單位。
三、地區工程單價(基價)的編制
(一)編制地區工程單價的意義
地區工程單價是在地區范圍統一編制和統一使用的工程單價。
各類預算定額中列有“預算價值”或“基價”。在現行的大量預算定額中也還存在著這一內容。這就是量價合一。在新發布的基礎定額中,這部分內容不再列入,從而完成了量價分離,以適應采用實物法編制預算的要求。
(二)地區單價的編制方法
簡化工程單價主要途徑是變個別單價為地區單價。這就是預先按預算定額的次序,將所有分部、分項工程單價都計算出來,在一定范圍內供所有工程使用。
編制地區單價的方法主要是加權平均法。
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因素,編制地區性統一材料預算價格的主要問題,是材料運輸費。
就一個地區看,每種材料運輸費都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發貨地點至當地一個中心點的運輸費;而另一部分是自這一中心點至各用料地點的運輸費。對于這兩部分運輸費,要分別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平均運輸費。
計算長途運輸的平均運輸費,主要應考慮,由于供應者不同而引起的同一材料的運距和運輸方式不同;每個供應者供應的材料數量不同。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平均運輸費的公式如下:
"Ta=(Q1T1+Q2T2+……+QnTn)/(Q1+Q2+……。Qn)=R1T1+R2T2+……RnTn"
式中 Ta-平均長途運輸費;
Q1,Q2,……,Qn-自各不同交貨地點起運的同一材料數量;
T1,T2,……,Tn一自各交貨地點至當地中心點的同一材料運輸費;
R1,R2,……,R n-自各交貨地點起運的材料占該種材料總量的比重。
內容提要
本講主要內容:第七節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
第八節投資估算指標。
重點難點
1、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步驟、概算定額手冊的內容、概算指標的作用及編制、概算指標的分類和表現形式、概算指標的編制方法和應用;
2、投資估算指標的作用和編制原則、投資估算指標的內容、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方法。
新大綱要求
(一)了解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二)了解投資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理及方法。
舊大綱要求
(一)掌握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二)了解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則和及方法。
內容講解
第七節概算定額與概算指標
一、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步驟
(一)概算定額的概念
概算定額,是在預算定額基礎上,確定完成合格的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所以概算定額又稱作擴大結構定額。
概算定額是預算定額的合并與擴大。它將預算定額中有聯系的若干個分項工程項目綜合為一個概算定額項目。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以建(構)筑物各個結構部分和分部分項工程為單位表示的,內容也包括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使用量定額三個基本部分,并列有基準價。概算定額表達的主要內容、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與預算定額相近。
定額基準價=定額單位人工費+定額單位材料費+定額單位機械費=∑(人工概算定額消耗量X人工工資單價)+∑(材料
概算定額消耗量X材料預算價格)+ ∑(施工機械
概算定額消耗量X機械臺班費用單價)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不同之處,在于項目劃分和綜合擴大程度上的差異,同時,概算定額主要用于設計概算的編制。由于概算定額綜合了若干分項工程的預算定額,因此使概算工程量計算和概算表的編制,都比編制施工圖預算簡化一些。
(二)概算定額的作用
(1)是初步設計階段編制概算、擴大初步設計階段編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據;
(2)是對設計項目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的基礎資料之一;
(3)是建設工程主要材料計劃編制的依據;
(4)是編制概算指標的依據。
(三)
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依據
1.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
概算定額應該貫徹社會平均水平和簡明適用的原則。
2.概算定額的編制依據
(1)現行的設計規范和建筑工程預算定額;
(2)具有代表性的標準設計圖紙和其他設計資料;
(3)現行的人工工資標準、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預算價格及其他的價格資料。
(四)概算定額的編制步驟
概算定額的編制一般分三階段進行,即準備階段、編制初稿階段和審查定稿階段。
1.準備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確定編制機構和人員組成,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現行概算定額執行情況
和存在問題,。明確編制的目的,制定概算定額的編制方案和確定概算定額的項目。
2.編制初稿階段
該階段是根據已經確定的編制方案和概算定額項目,收集和整理各種編制依據,對各
種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測算和分析,確定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消耗量指標,最后編制
概算定額初稿。
3.審查定稿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測算概算定額水平,即測算新編制概算定額與原概算定額及現行預算定額之間的水平。測算的方法既要分項進行測算,又要通過編制單位工程概算以單位工程為對象進行綜合測算。概算定額水平與預算定額水平之間應有一定的幅度差,幅度差一般在5%以內。
二、概算定額手冊的內容
按專業特點和地區特點編制的概算定額手冊,內容基本上是由文字說明、定額項目表和附錄三個部分組成。
(一)概算定額的內容與形式
1.文字說明部分,
文字說明部分有總說明和分部工程說明。在總說明中,主要闡述概算定額的編制依據、使用范圍、包括的內容及作用、應遵守的規則及建筑面積計算規則等。分部工程說明主要闡述本分部工程包括的綜合工作內容及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等。
2.定額項目表
(1)定額項目的劃分。概算定額項目一般按以下兩種方法劃分:一是按工程結構劃分:一般是按土石方、基礎、墻、梁板柱、門窗、樓地面、屋面、、裝飾、構筑物等工程結構劃分。二是按工程部位(分部)劃分:一般是按基礎、墻體、梁柱、樓地面、屋蓋、其他工程部位等劃分,如基礎工程中包括了磚、石、混凝土基礎等項目。
(2)定額項目表。定額項目表是概算定額手冊的主要內容,由若干分節定額組成。各節定額有工程內容、定額表及附注說明組成。
(二)概算定額應用規則
(1)符合概算定額規定的應用范圍;
(2)工程內容、計量單位及綜合程度應與概算定額一致;
(3)必要的調整和換算應嚴格按定額的文字說明和附錄進行;
(4)避免重復計算和漏項;
(5)參考預算定額的應用規則。
三、概算指標的作用及編制
(一)概算指標的概念及其作用
建筑安裝工程概算指標通常是以整個建筑物和構筑物為對象,以建筑面積、體積或成套設備裝置的臺或組為計量單位而規定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消耗量標準和造價指標。
從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與概算指標的主要區別如下:
1.確定各種消耗量指標的對象不同
概算定額是以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為對象,而概算指標則是以整個建筑物(如100m2或1000m2建筑物)和構筑物為對象。因此概算指標比概算定額更加綜合與擴大。
2,確定各種消耗量指標的依據不同
概算定額以現行預算定額為基礎,通過計算之后才綜合確定出各種消耗量指標,而概算指標中各種消耗量指標的確定,則主要來自各種預算或結算資料。
概算指標和概算定額、預算定額一樣,都是與各個設計階段相適應的多次性計價的產物,它主要用于投資估價、初步設計階段,其作用主要有:①概算指標可以作為編制投資估算的參考。②概算指標中的主要材料指標可以作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據。③概算指標是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方案比較,建設單位選址的一種依據。④概算指標是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確定投資額和主要材料計劃的主要依據。
(二)概算指標編制的原則
1.按平均水平確定概算指標的原則
2.概算指標的內容與表現形式要貫徹簡明適用的原則
3.概算指標的編制依據必須具有代表性
四、概算指標的分類和表現形式
(一)概算指標的分類
概算指標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建筑工程概算指標,另一類是安裝工程概算指標。
(二)概算指標的組成內容及表現形式
1.概算指標的組成內容
(1)總說明和分冊說明;
(2)列表形式。
總體來講建筑工程列表形式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示意圖;
2)工程特征;
3)經濟指標;
4)構造內容及工程量指標。
2.概算指標的表現形式
概算指標在具體內容的表示方法上,分綜合指標和單項指標兩種形式。
(1)綜合概算指標。綜合概算指標是按照工業或民用建筑及其結構類型而制定的概算指標。綜合概算指標的概括性較大,其準確性、針對性不如單項指標。
(2)單項概算指標。單項概算指標是指÷為某種建筑物或構筑物而編制的概算指標。單項概算指標的針對性較強,故指標中對工程結構形式要作介紹。
五、概算指標的編制方法和應用
(一)概算指標的編制依據
(1)標準設計圖紙和各類工程典型設計。
(2)國家頒發的建筑標準、設計規范、施工規范等。
(3)各類工程造價資料。
(4)現行的概算定額和預算定額及補充定額。
(5)人工工資標準、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預算價格及其他價格資料。
(二)概算指標的編制步驟
以房屋建筑工程為例,概算指標可按以下步驟進行編制:
(1)首先成立編制小組,擬定工作方案,明確編制原則和方法,確定指標的內容及表現形式,確定基價所依據的人工工資單價、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單價。
(2)收集整理編制指標所必需的標準設計、典型設計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圖紙,設計預算等資料,充分利用有使用價值的已經積累的工程造價資料。
(3)按指標內容及表現形式的要求進行具體的計算分析,工程量盡可能利用經過審定的工程竣工結算的工程量,以及可以利用的可靠的工程量數據。按基價所依據的價格要求計算綜合指標,并計算必要的主要材料消耗指標,用于調整價差的萬元工、料、機消耗指標,一般可按不同類型工程劃分項目進行計算。
(4)最后經過核對審核、平衡分析、水平測算、審查定稿。隨著有使用價值的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和數據庫的建立,以及電子計算機、網絡的充分發展利用,概算指標的編制工作將得到根本改觀。
(三)概算指標編制方法
下面以房屋建筑工程為例,對概算指標編制方法作一簡要概述:
(1)編制概算指標。首先要根據選擇好的設計圖紙,計算出每一結構構件或分部工程的工程數量。計算工程量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以1000m3建筑體積為計算單位,換算出某種類型建筑物所含的各結構構件和分部工程量指標。
工程量指標是概算指標中的重要內容,它詳盡地說明了建筑物的結構特征,同時也規定了概算指標的適用范圍。計算工程量的另一目的,是為了計算出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指標,計算出工程的單位造價。所以計算標準設計和典型設計的工程量,是編制概算指標的重要環節。
(2)在計算工程量指標的基礎上,確定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確定的方法是按照所選擇的設計圖紙,現行的概預算定額,各類價格資料,編制單位工程概算或預算,并將各種人工、機械和材料的消耗量匯總,計算出人工、材料和機械的總用量。
(3)最后再計算出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和每立方米建筑物體積的單位造價,計算出該計量單位所需要的主要人工、材料和機械實物消耗量指標,次要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綜合為其他人工、其他機械、其他材料,用金額“元”表示。
對于經過上述編制方法確定和計算出的概算指標,要經過比較平衡、調整和水平測算對比以及試算修訂,才能最后定稿報批。
(四)概算指標的應用
概算指標的應用比概算定額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由于它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指標,不可能與擬建工程的建筑特征、結構特征、自然條件、施工條件完全一致。因此,在選用概算指標時要十分慎重,選用的指標與設計對象在各個方面應盡量一致或接近,不一致的地方要進行換算,以提高準確性。
概算指標的應用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設計對象的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一致時,可以直接套用;第二種情況,如果設計對象的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的規定局部不同時,要對指標的局部內容進行調整后再套用。
(1)每100m2造價調整;
(2)每100m2工料數量的調整。
關于換人換出的工料數量,是根據換出換人結構構件的工程量乘以相應的概算定額中工料消耗指標得到的。根據調整后的工料消耗量和地區材料預算價格,人工工資標準、機械臺班預算單價,計算每loom2的概算基價,然后根據有關取費規定,計算每100m2的概算造價。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不同地區的同類工程編制概算。用概算指標編制工程概算,工程量的計算工作很小,也節省了大量的定額套用和工料分析工作,因此比用概算定額編制工程概算的速度要快,但是準確性差一些。
第八節投資估算指標
一、投資估算指標的作用和編制原則
(一)投資估算指標及其作用
工程建設投資估算指標是編制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階段投資估算的依據,也可以作為編制固定資產長遠規劃投資額的參考。投資估算指標為完成項目建設的投資估算提供依據和手段,它在固定資產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投資預測、投資控制、投資效益分析的作用,是合理確定項目投資的基礎。
(二)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則
由于投資估算指標屬于項目建設前期進行估算投資的技術經濟指標,它不但要反映實
施階段的靜態投資,還必須反映項目建設前期和交付使用期內發生的動態投資,以投資估算指標為依據編制的投資估算,包含項目建設的全部投資額。還必須堅持下述原則:
(1)投資估算指標項目的確定,應考慮以后幾年編制建設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需要。
(2)投資估算指標的分類、項目劃分、項目內容、表現形式等要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并且要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深度相適應。
(3)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內容,典型工程的選擇,必須遵循國家的有關建設方針政策,符合國家技術發展方向,貫徹國家高科技政策和發展方向原則,使指標的編制既能反映現實的高科技成果,反映正常建設條件下的造價水平,也能適應今后若干年的科技發展水平。
(4)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反映不同行業、不同項目和不同工程的特點,投資估算指標要適應項目前期工作深度的需要,而且具有更大的綜合性。
(5)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體現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實施間接調控作用的特點。要貫徹能分能合、有粗有細、細算粗編的原則。
(6)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貫徹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原則。
二、投資估算指標的內容
投資估算指標是確定和控制建設項目全過程各項投資支出的技術經濟指標,其范圍涉
及建設前期、建設實施期和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期等各個階段的費用支出,內容因行業不同而各異,一般可分為建設項目綜合指標、單項工程指標和單位工程指標三個層次。
(一)建設項目綜合指標
建設項目綜合指標指按規定應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的從立項籌建開始至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投資額,包括單項工程投資、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等。
建設項目綜合指標一般以項目的綜合生產能力單位投資表示,如“元/t”‘、:“元/kW”,
或以使用功能表示,如醫院床位:“元/床”。
(二)單項工程指標
單項工程指標指按規定應列入能獨立發揮生產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單項工程內的全部投資額,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工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和其他費用。單項
工程一般劃分原則如下:
(1)主要生產設施。指直接參加生產產品的工程項目;
(2)輔助生產設施。指為主要生產車間服務的工程項目;
(3)公用工程;
(4)環境保護工程;
(5)總圖運輸工程;
(6)廠區服務設施;
(7)生活福利設施;
(8)廠外工程。
單項工程指標一般以單項工程生產能力單位投資。
(三)單位工程指標
單位工程指標按規定應列入能獨立設計、施工的工程項目的費用,即建筑安裝工程費
用。單位工程指標一般以如下方式表示:。如,房屋區別手不向結構形式以“元/m‘”表示;道路區別不同結構層、面層以“元/m’”表示;水塔區別不同結構層、容積以“元/座”表示;管道區別不同材質、管徑以“元/m”表示。
三、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方法
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應當成立專業齊全的編制小組,編制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并應制定一個包括編制原則、編制內容、指標的層次相互銜接,項目劃分、表現形式、計量單位、計算、復核、審查程序等內容的編制方案或編制細則,以便編制工作有章可循。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
(一)收集整理資料階段
收集整理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符合現行技術政策和技術發展方向、有可能重復采用的、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施工圖、標準設計以及相應的竣工決算或施工圖預算資料等,這些資料是編制工作的基礎,資料收集得越廣泛,反映出的問題越多,編制工作考慮得越全面,就越有利于提高投資估算指標的實用性和覆蓋面。同時,對調查收集到的資料要選擇占投資比重大、相互關聯多的項目進行認‘真的分析整理,由于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工程的設計意圖、建設時間和地點、資料的基礎等不同,相互之間的差異很大,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加以整理,才能重復利用。將整理后的數據資料按項目劃分欄目加以歸類,按照編制年度的現行定額、費用標準和價格,調整成編制年度的造價水平及相互比例。
(二)平衡調整階段
由于調查收集的資料來源不同,雖然經過一定的分析整理,但難免會由于設計方案、建設條件和建設時間上的差異帶來的某些影響,使數據失準或漏項等,必須對有關資料進
行綜合平衡調整。
(三)測算審查階段測算是將新編的指標和選定工程的概預算,在同一價格條件下進行比較,檢驗其“量差”的偏離程度是否在允許偏差的范圍之內,如偏差過大,則要查找原因,進行修正,以保證指標的確切、實用。‘。測算同時也是對指標。編制質量進行的+次系統檢查,應由專人進行,以保持測算口徑的統 -,在此基礎上組織有關專業人員予以全面審查定稿。
由于投資估算指標的計算工作量非常大,在現階段計算機已經廣泛普及的條件下,應盡可能應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工作。
(3)人工幅度差。指在勞動定額作業時間之外在預算定額應考慮的在正常施工條件下所發生的各種工時損失。內容如下:
①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互相配合或影響所發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
③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
④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時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
(三)材料消耗量的計算
材料消耗量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材料數,按用途劃分為以下4種:
(1)主要材料。
(2)輔助材料。
(3)周轉性材料。
(4)其他材料。
材料消耗量計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標準規格的材料,按規范要求計算定額計量單位耗用量。
(2)凡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設計圖紙尺寸計算材料凈用量。
(3)換算法。
(4)測定法。包括試驗室試驗法和現場觀察法。
材料損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損耗,如現場內材料運輸損耗及施工操作過程中的損耗等。
損耗量
材料損耗率= -×100%
凈用量
材料損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1+損耗率)
(四)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1, 根據施工定額確定機械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預算定額機械耗用臺班=施工定額機械耗用臺班×(1+機械幅度差系數)
2, 以現場測定資料為基礎確定機械臺班消耗量
本講的主要知識點:
1、人工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和確定方法、施工機械臺班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2、工程單價的概念與性質、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編制方法、地區工程單價(基價)的編制。
本講主要內容:
第五節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確定方法;
第六節工程單價和單位估價表。
(一) 掌握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編制方法;
(二) 掌握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編制方法。
第五節 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的確定方法
一、人工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一)人工單價及其組成內容
人工單價是指一個建筑安裝工人一個工作日在預算中應計入的全部人工費用。它基本上反映了建筑安裝工人的工資水平和一個工人在一個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報酬。
人工單價組成內容
工 資 崗位工資
技能工資
年功工資
工資性補貼 交通補貼
流動施工津貼
房 補
工資附加
地區津貼
物價補貼
輔助工資
勞保福利費 勞動保護
書報費
洗理費
取暖費
(二)人工單價確定的依據和方法
1、人工預算單價的內容及計算標準
(1)有效施工天數。年有效施工天數=年應工作天數—年非作業天數
(2)生產工人基本工資
(3)生產工人工資性津貼
(4)生產工人輔助工資
(5)職工福利費
(6)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
2、人工預算單價的計算p82
(三)影響人工單價的因素
1.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2.生活消費指數;
3.人工單價的組成內容;
4.勞動力市場供需變化;
5.政府推行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也會影響人工單價的變動。
二、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一)材料預算價格的構成和分類
1、材料預算價格的構成
材料的預算價格是指材料(包括構件、成品及半成品等)從其來源地(或交貨地點)到達施工工地倉庫后的出庫價格。材料預算價格一般由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采購及保管費組成。
2、材料預算價格的分類
材料預算價格按適用范圍劃分,有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和某項工程使用的材料預算價格。
(二)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依據和確定方法
1、材料原價
材料原價是指材料的出廠價格,進口材料抵岸價或銷售部門的批發牌價和零售價。
加權平均原價=K1C1+K2C2+.。。。。。+KnCn/K1+K2+.。。。。。+Kn
式中 K1,K2,。。。。。。 Kn-各不同供應地點的供應量或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要量;
C1,C2,。。。。。。Cn-各不同供應地點的原價。
2、供銷部門手續費
供銷部門手續費,指需通過物資部門供應而發生的經營管理費用。不經過物資供應部門的材料,不計供銷部門手續費。
供銷部門手續費=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率*供銷部門供應比重
供銷部門手續費=材料凈重*供銷部門單位重量手續費*供銷比重
材料供應價=原價+供應部門手續費
3、包裝費
包裝費是為了便于材料運輸和保護材料進行包裝:所發生和需要的一切費用,包括水運、陸運的支撐、篷布、包裝箱、綁扎材料等費用。
包裝材料回收值=包裝原價*回收量比例*回收價值比例
4、運雜費
運雜費是指材料由采購地點或發貨點至施工現場的倉庫或工地存放地點,含外埠中轉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和過境過橋費用,包括調車和駁船費、裝卸費、運輸費及附加工作費等。
價權平均運雜費=(K1T1+K2T2+.。。。。。+KnTn)/(K1+K2+.。。。。。+Kn)
式中 K1,K2,。。。。。。 Kn-各不同供應點的供應量或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求量;
T1,T2,。。。。。。Tn-各不同運距的運費。
5、采購及保管費
采購及保管費是指材料供應部門(包括工地倉庫及其以上各級材料主管部門)在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費用。
采購及保管費=材料運到工地倉庫價格×采購及保管費率=(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率
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運雜費+運輸損耗費)
X(1+采購及保管的費率)—包裝材料回收價值
(三)影響材料預算價格變動的因素
1.市場供需變化。
2.材料生產成本的變動直接涉及材料預算價格的波動。
3.流通環節的多少和材料供應體制也會影響材料預算價格。
4.運輸距離和運輸方法的改變會影響材料運輸費用的增減,從而也會影響材料預算價格。
5.國際市場行情會對進口材料價格產生影響。
三、機械臺班單價的組成和確定方法
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根據施工中耗用酌機械臺班數量和機械臺班單價確定的。
機械臺班單價是指一臺施工機械,在正常運轉條件下一個工作班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共包括7項:(1—4為不變費用,5—7為可變費用)
1.折舊費。
2.大修理費。
3.經常修理費。
4.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
5.料燃動力費。
6.人工費。
7.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一)折舊費的組成及確定
折舊費是指施工機械在規定使用期限內,每個臺班所攤的機械原值及支付貸款利息的費用。
臺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1—殘值率)*貸款利息系數]/ 耐用總臺班
(1)機械預算價。
機械預算價格按機械出廠(或到岸完稅)價格,及機械以交貨地點或口岸運至使用單位機械管理部門的全部運雜費計算。
(2)殘值率。是指機械報廢時回收的殘值占機械原值(機械預算價格)的比率。殘值率按1993年有關文件規定:運輸機械2%,特大型機械3%,中小型機械4%,掘進機械5%執行。
(3)貸款利息系數。
貸款利息系數=1+(N+1)/2i
n—國家有關文件規定的此類機械折舊年限;
i—當年銀行貸款利率。
(4)耐用總臺班。指機械在正常施工作業條件下,從投入使用直到報廢止,按規定應達到的使用總臺班數。
機械耐用總臺班即機械使用壽命,一般可分為機械技術使用壽命、經濟使用壽命。
機械經濟使用壽命。指從最佳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機械使用投入費用(包括燃料動力費、潤滑擦拭材料費、保養、修理費用等)最低時的使用期限。
耐用總臺班=折舊年限×年工作臺班=大修間隔臺班×大修周期
大修周期=壽命期大修理次數+1
(二)大修理費組成及確定
大修理費是指機械設備按規定的大修間隔臺班必須進行大修理,以恢復機械正常功能
所需的費用。
一次大修理費×壽命期內大修理次數
臺班大修理費= -
耐用總臺班
(1)一次大修理費。按機械設備規定的大修理范圍和工作內容,進行一次全面修理所需消耗的工時、配件、輔助材料、油燃料以及送修運輸等全部費用計算。
(2)壽命期大修理次數。為恢復原機功能按規定在壽命期內需要進行的大修理次數。
(三)經常修理費的組成及確定。
經常修理費是指機械在壽命期內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包括一、二、三級保養)
以及臨時故障排除和機械停置期間的維護等所需各項費用;,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隨機工具、器具的攤銷費用及機械日常保養所需潤滑擦拭材料費之和,分攤到臺班費中,即為臺班經修費。
Σ(各級保養一次費用×壽命期各級保養總次數)+臨時故障排除費
臺班經修費= -
耐用總臺班
+替換設備臺班攤銷費+工具附具臺班攤銷費+例保輔料費
臺班經修費=臺班大修費×K
K=機械臺班經常修理費/機械臺班大修理費
(四)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的組成和確定
(1)安拆費。指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包括機械輔助設施(如:基礎、底座、固定錨樁、行走軌道、枕木等)的折舊、搭設、拆除等費用。
(2)場外運費。指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置地點運至現場或某一工地運至另一工地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以及架線等費用。
機械一次安拆費×年平均安拆次數
臺班安拆費=-+臺班輔助設施費
年工作臺班
(一次運輸及裝卸費+輔助材料一次攤銷費+一次架線費)×年運輸次數
臺班輔助設施費=-
年工作臺班
(五)燃料動力費的組成和確定
燃料動力費是指機械在運轉或施工作業中所耗用的固體燃料(煤炭、木材)、液體燃
料(汽油、柴油)、電力、水和風力等費用。
臺班燃料動力消耗量=(實測數*4+定額平均水平+調查平均值)/6
臺班燃料動力費=臺班燃料動力消耗量×相應單價
(六)人工費的組成和確定
人工費指機上司機或副司機、司爐的基本工資和其他工資性津貼。
臺班人工費=定額機上人工工日×日工資單價
定額機上人工工日=機上定員工日×(1+增加工日系數)
增加工日系數=(年日歷天數-規定節假公休日-輔助工資中年非工作日
-機械年工作臺班)÷機械年工作臺班
增加工日系數取定0.25
(七)養路費及車船使用費的組成和確定
養路費及車船使用費是指機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交納的養路費翱車船使用稅,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標準計算后列入定額。
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載重量(或核定自重噸位)×[養路費標準元/噸。月
×12+車船使用稅標準元/噸。年] ÷年工作臺班
第六節 工程單價和單位估價表
一、工程單價的概念與性質
(一)工程單價含義
所謂工程單價,一般是指單位假定建筑安裝產品的不完全價格。通常是指建筑安裝工程的預算單價和概算單價。
工程單價是在采用單位估價法編制工程預算時形成的特有概念。我國建設工程概預算制度中長期采用單位估價法編制概預算。甚至也不是定建筑安裝產品的完全價格。它只是按預算定額、概算定額和人工工資、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費用計算的直接費。定建筑安裝產品的綜合單價,也可稱為全費用單價。它不僅含有人工、材料、機械臺班三項直接費,而且包括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和間接費等工程的全部費用。這也就是全費用單價名稱的來由。(二)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種類
1.按工程單價的適用對象劃分:
(1)建筑工程單價;
(2)安裝工程單價。
2.按用途劃分:
(1)預算單價。
(2)概算單價。
3.按適用范圍劃分:
(1)地區單價。
(2)個別單價。
4.按編制依據劃分:
(1)定額單價;
(2)補充單價。
5.按單價的綜合程度劃分:
(1)基本直接費單價。
(2)全費用單價。
(3)完全單價。
(三)工程單價的用途
1.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
2.利用編制統一性地區工程單價。
3.可以對結構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優選設計方案。
4.進行工程款的期中結算。
(四)工程單價與市場價
工程單價是編制概預算的特有概念,是通過定額量確定建筑安裝概預算要素直接費的基本計價依據。它屬于計劃價格,是國家或地方價格管理部門有計劃地制定和調整的價格。市場價格則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的市場成交價,是完整商品意義上的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它屬于自由價格,是受市場調節價制約的一種市場價。
它們的區別就在于:工程定額單價比較穩定,便于按照規定的編制程序進行概預算造價或價格的確定,有利于投資預測和企業經濟核算即“兩算對比”,但是它管的過嚴、過死,不適應與工程定額價相比,則比較靈活,能及時反映建筑市場行情,商品價值量和市場供求價格變化,符合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要求,有利于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企業競爭,但是它往往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為克服市場價的消極影響,需以價格手段,如發布建筑材料價格信息、市場指導價等來調控市場價。
它們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作為兩種不同的價格形式,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都具有表價、經濟核算和經濟調節職能。
二、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編制方法
(一)工程單價的編制依據
1.預算定額和概算定額。
2.人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臺班單價。
3.現場經費、其他直接費和間接費的取消標準。這是計算綜合單價的必要依據。
(二)工程單價的確定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單價(基價):
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單價(基價)=單位分部分項工程人工費
+材料費+機械使用費
其中 人工費=人工工日數×人工單價
材料費=Σ(材料耗用量×材料預算價格)
機械使用費=Σ(機械臺班用量×機械臺班單價)
2.分部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
分部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其他直接費
+現場經費+間接費
其中,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一般按規定的費率及其計算基礎計算,或按綜合出的費率計算。
(三)工程單價的計算表格及內容
1、單位估價表和單位估價匯總表。
單位估價表又稱工程預算單價表,是以貨幣形式確定定額計量單位某分部分項工程或
結構構件直接費用的文件。單位估價表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預算定額規定的工、料、機數量;二是地區預算價格,即與上述三種“量”相適應的人工工資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臺班預算價格。
單位估價匯總表的項目劃分與預算定額和單位估價表是相互對應的,為了簡化預算的編制,單位估價匯總表已納入預算定額中一些常用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定額中需要調整換算的項目。
2、安裝價目表。
安裝價目表是計算和反映設備安裝工程單價的表格。
3、單位價值計算書。
單位價值計算書是計算概算單價的表格,也可用來計算綜合單位。
三、地區工程單價(基價)的編制
(一)編制地區工程單價的意義
地區工程單價是在地區范圍統一編制和統一使用的工程單價。
各類預算定額中列有“預算價值”或“基價”。在現行的大量預算定額中也還存在著這一內容。這就是量價合一。在新發布的基礎定額中,這部分內容不再列入,從而完成了量價分離,以適應采用實物法編制預算的要求。
(二)地區單價的編制方法
簡化工程單價主要途徑是變個別單價為地區單價。這就是預先按預算定額的次序,將所有分部、分項工程單價都計算出來,在一定范圍內供所有工程使用。
編制地區單價的方法主要是加權平均法。
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因素,編制地區性統一材料預算價格的主要問題,是材料運輸費。
就一個地區看,每種材料運輸費都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發貨地點至當地一個中心點的運輸費;而另一部分是自這一中心點至各用料地點的運輸費。對于這兩部分運輸費,要分別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平均運輸費。
計算長途運輸的平均運輸費,主要應考慮,由于供應者不同而引起的同一材料的運距和運輸方式不同;每個供應者供應的材料數量不同。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平均運輸費的公式如下:
"Ta=(Q1T1+Q2T2+……+QnTn)/(Q1+Q2+……。Qn)=R1T1+R2T2+……RnTn"
式中 Ta-平均長途運輸費;
Q1,Q2,……,Qn-自各不同交貨地點起運的同一材料數量;
T1,T2,……,Tn一自各交貨地點至當地中心點的同一材料運輸費;
R1,R2,……,R n-自各交貨地點起運的材料占該種材料總量的比重。
內容提要
本講主要內容:第七節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
第八節投資估算指標。
重點難點
1、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步驟、概算定額手冊的內容、概算指標的作用及編制、概算指標的分類和表現形式、概算指標的編制方法和應用;
2、投資估算指標的作用和編制原則、投資估算指標的內容、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方法。
新大綱要求
(一)了解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二)了解投資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理及方法。
舊大綱要求
(一)掌握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二)了解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則和及方法。
內容講解
第七節概算定額與概算指標
一、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步驟
(一)概算定額的概念
概算定額,是在預算定額基礎上,確定完成合格的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所以概算定額又稱作擴大結構定額。
概算定額是預算定額的合并與擴大。它將預算定額中有聯系的若干個分項工程項目綜合為一個概算定額項目。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以建(構)筑物各個結構部分和分部分項工程為單位表示的,內容也包括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使用量定額三個基本部分,并列有基準價。概算定額表達的主要內容、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與預算定額相近。
定額基準價=定額單位人工費+定額單位材料費+定額單位機械費=∑(人工概算定額消耗量X人工工資單價)+∑(材料
概算定額消耗量X材料預算價格)+ ∑(施工機械
概算定額消耗量X機械臺班費用單價)
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的不同之處,在于項目劃分和綜合擴大程度上的差異,同時,概算定額主要用于設計概算的編制。由于概算定額綜合了若干分項工程的預算定額,因此使概算工程量計算和概算表的編制,都比編制施工圖預算簡化一些。
(二)概算定額的作用
(1)是初步設計階段編制概算、擴大初步設計階段編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據;
(2)是對設計項目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的基礎資料之一;
(3)是建設工程主要材料計劃編制的依據;
(4)是編制概算指標的依據。
(三)
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和編制依據
1.概算定額的編制原則
概算定額應該貫徹社會平均水平和簡明適用的原則。
2.概算定額的編制依據
(1)現行的設計規范和建筑工程預算定額;
(2)具有代表性的標準設計圖紙和其他設計資料;
(3)現行的人工工資標準、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預算價格及其他的價格資料。
(四)概算定額的編制步驟
概算定額的編制一般分三階段進行,即準備階段、編制初稿階段和審查定稿階段。
1.準備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確定編制機構和人員組成,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現行概算定額執行情況
和存在問題,。明確編制的目的,制定概算定額的編制方案和確定概算定額的項目。
2.編制初稿階段
該階段是根據已經確定的編制方案和概算定額項目,收集和整理各種編制依據,對各
種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測算和分析,確定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消耗量指標,最后編制
概算定額初稿。
3.審查定稿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測算概算定額水平,即測算新編制概算定額與原概算定額及現行預算定額之間的水平。測算的方法既要分項進行測算,又要通過編制單位工程概算以單位工程為對象進行綜合測算。概算定額水平與預算定額水平之間應有一定的幅度差,幅度差一般在5%以內。
二、概算定額手冊的內容
按專業特點和地區特點編制的概算定額手冊,內容基本上是由文字說明、定額項目表和附錄三個部分組成。
(一)概算定額的內容與形式
1.文字說明部分,
文字說明部分有總說明和分部工程說明。在總說明中,主要闡述概算定額的編制依據、使用范圍、包括的內容及作用、應遵守的規則及建筑面積計算規則等。分部工程說明主要闡述本分部工程包括的綜合工作內容及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等。
2.定額項目表
(1)定額項目的劃分。概算定額項目一般按以下兩種方法劃分:一是按工程結構劃分:一般是按土石方、基礎、墻、梁板柱、門窗、樓地面、屋面、、裝飾、構筑物等工程結構劃分。二是按工程部位(分部)劃分:一般是按基礎、墻體、梁柱、樓地面、屋蓋、其他工程部位等劃分,如基礎工程中包括了磚、石、混凝土基礎等項目。
(2)定額項目表。定額項目表是概算定額手冊的主要內容,由若干分節定額組成。各節定額有工程內容、定額表及附注說明組成。
(二)概算定額應用規則
(1)符合概算定額規定的應用范圍;
(2)工程內容、計量單位及綜合程度應與概算定額一致;
(3)必要的調整和換算應嚴格按定額的文字說明和附錄進行;
(4)避免重復計算和漏項;
(5)參考預算定額的應用規則。
三、概算指標的作用及編制
(一)概算指標的概念及其作用
建筑安裝工程概算指標通常是以整個建筑物和構筑物為對象,以建筑面積、體積或成套設備裝置的臺或組為計量單位而規定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消耗量標準和造價指標。
從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建筑安裝工程概算定額與概算指標的主要區別如下:
1.確定各種消耗量指標的對象不同
概算定額是以單位擴大分項工程或單位擴大結構構件為對象,而概算指標則是以整個建筑物(如100m2或1000m2建筑物)和構筑物為對象。因此概算指標比概算定額更加綜合與擴大。
2,確定各種消耗量指標的依據不同
概算定額以現行預算定額為基礎,通過計算之后才綜合確定出各種消耗量指標,而概算指標中各種消耗量指標的確定,則主要來自各種預算或結算資料。
概算指標和概算定額、預算定額一樣,都是與各個設計階段相適應的多次性計價的產物,它主要用于投資估價、初步設計階段,其作用主要有:①概算指標可以作為編制投資估算的參考。②概算指標中的主要材料指標可以作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據。③概算指標是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方案比較,建設單位選址的一種依據。④概算指標是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確定投資額和主要材料計劃的主要依據。
(二)概算指標編制的原則
1.按平均水平確定概算指標的原則
2.概算指標的內容與表現形式要貫徹簡明適用的原則
3.概算指標的編制依據必須具有代表性
四、概算指標的分類和表現形式
(一)概算指標的分類
概算指標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建筑工程概算指標,另一類是安裝工程概算指標。
(二)概算指標的組成內容及表現形式
1.概算指標的組成內容
(1)總說明和分冊說明;
(2)列表形式。
總體來講建筑工程列表形式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示意圖;
2)工程特征;
3)經濟指標;
4)構造內容及工程量指標。
2.概算指標的表現形式
概算指標在具體內容的表示方法上,分綜合指標和單項指標兩種形式。
(1)綜合概算指標。綜合概算指標是按照工業或民用建筑及其結構類型而制定的概算指標。綜合概算指標的概括性較大,其準確性、針對性不如單項指標。
(2)單項概算指標。單項概算指標是指÷為某種建筑物或構筑物而編制的概算指標。單項概算指標的針對性較強,故指標中對工程結構形式要作介紹。
五、概算指標的編制方法和應用
(一)概算指標的編制依據
(1)標準設計圖紙和各類工程典型設計。
(2)國家頒發的建筑標準、設計規范、施工規范等。
(3)各類工程造價資料。
(4)現行的概算定額和預算定額及補充定額。
(5)人工工資標準、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預算價格及其他價格資料。
(二)概算指標的編制步驟
以房屋建筑工程為例,概算指標可按以下步驟進行編制:
(1)首先成立編制小組,擬定工作方案,明確編制原則和方法,確定指標的內容及表現形式,確定基價所依據的人工工資單價、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單價。
(2)收集整理編制指標所必需的標準設計、典型設計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圖紙,設計預算等資料,充分利用有使用價值的已經積累的工程造價資料。
(3)按指標內容及表現形式的要求進行具體的計算分析,工程量盡可能利用經過審定的工程竣工結算的工程量,以及可以利用的可靠的工程量數據。按基價所依據的價格要求計算綜合指標,并計算必要的主要材料消耗指標,用于調整價差的萬元工、料、機消耗指標,一般可按不同類型工程劃分項目進行計算。
(4)最后經過核對審核、平衡分析、水平測算、審查定稿。隨著有使用價值的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和數據庫的建立,以及電子計算機、網絡的充分發展利用,概算指標的編制工作將得到根本改觀。
(三)概算指標編制方法
下面以房屋建筑工程為例,對概算指標編制方法作一簡要概述:
(1)編制概算指標。首先要根據選擇好的設計圖紙,計算出每一結構構件或分部工程的工程數量。計算工程量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以1000m3建筑體積為計算單位,換算出某種類型建筑物所含的各結構構件和分部工程量指標。
工程量指標是概算指標中的重要內容,它詳盡地說明了建筑物的結構特征,同時也規定了概算指標的適用范圍。計算工程量的另一目的,是為了計算出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指標,計算出工程的單位造價。所以計算標準設計和典型設計的工程量,是編制概算指標的重要環節。
(2)在計算工程量指標的基礎上,確定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確定的方法是按照所選擇的設計圖紙,現行的概預算定額,各類價格資料,編制單位工程概算或預算,并將各種人工、機械和材料的消耗量匯總,計算出人工、材料和機械的總用量。
(3)最后再計算出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和每立方米建筑物體積的單位造價,計算出該計量單位所需要的主要人工、材料和機械實物消耗量指標,次要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綜合為其他人工、其他機械、其他材料,用金額“元”表示。
對于經過上述編制方法確定和計算出的概算指標,要經過比較平衡、調整和水平測算對比以及試算修訂,才能最后定稿報批。
(四)概算指標的應用
概算指標的應用比概算定額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由于它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指標,不可能與擬建工程的建筑特征、結構特征、自然條件、施工條件完全一致。因此,在選用概算指標時要十分慎重,選用的指標與設計對象在各個方面應盡量一致或接近,不一致的地方要進行換算,以提高準確性。
概算指標的應用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設計對象的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一致時,可以直接套用;第二種情況,如果設計對象的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的規定局部不同時,要對指標的局部內容進行調整后再套用。
(1)每100m2造價調整;
(2)每100m2工料數量的調整。
關于換人換出的工料數量,是根據換出換人結構構件的工程量乘以相應的概算定額中工料消耗指標得到的。根據調整后的工料消耗量和地區材料預算價格,人工工資標準、機械臺班預算單價,計算每loom2的概算基價,然后根據有關取費規定,計算每100m2的概算造價。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不同地區的同類工程編制概算。用概算指標編制工程概算,工程量的計算工作很小,也節省了大量的定額套用和工料分析工作,因此比用概算定額編制工程概算的速度要快,但是準確性差一些。
第八節投資估算指標
一、投資估算指標的作用和編制原則
(一)投資估算指標及其作用
工程建設投資估算指標是編制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階段投資估算的依據,也可以作為編制固定資產長遠規劃投資額的參考。投資估算指標為完成項目建設的投資估算提供依據和手段,它在固定資產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投資預測、投資控制、投資效益分析的作用,是合理確定項目投資的基礎。
(二)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原則
由于投資估算指標屬于項目建設前期進行估算投資的技術經濟指標,它不但要反映實
施階段的靜態投資,還必須反映項目建設前期和交付使用期內發生的動態投資,以投資估算指標為依據編制的投資估算,包含項目建設的全部投資額。還必須堅持下述原則:
(1)投資估算指標項目的確定,應考慮以后幾年編制建設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需要。
(2)投資估算指標的分類、項目劃分、項目內容、表現形式等要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并且要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深度相適應。
(3)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內容,典型工程的選擇,必須遵循國家的有關建設方針政策,符合國家技術發展方向,貫徹國家高科技政策和發展方向原則,使指標的編制既能反映現實的高科技成果,反映正常建設條件下的造價水平,也能適應今后若干年的科技發展水平。
(4)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反映不同行業、不同項目和不同工程的特點,投資估算指標要適應項目前期工作深度的需要,而且具有更大的綜合性。
(5)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體現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實施間接調控作用的特點。要貫徹能分能合、有粗有細、細算粗編的原則。
(6)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要貫徹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原則。
二、投資估算指標的內容
投資估算指標是確定和控制建設項目全過程各項投資支出的技術經濟指標,其范圍涉
及建設前期、建設實施期和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期等各個階段的費用支出,內容因行業不同而各異,一般可分為建設項目綜合指標、單項工程指標和單位工程指標三個層次。
(一)建設項目綜合指標
建設項目綜合指標指按規定應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的從立項籌建開始至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投資額,包括單項工程投資、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等。
建設項目綜合指標一般以項目的綜合生產能力單位投資表示,如“元/t”‘、:“元/kW”,
或以使用功能表示,如醫院床位:“元/床”。
(二)單項工程指標
單項工程指標指按規定應列入能獨立發揮生產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單項工程內的全部投資額,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工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和其他費用。單項
工程一般劃分原則如下:
(1)主要生產設施。指直接參加生產產品的工程項目;
(2)輔助生產設施。指為主要生產車間服務的工程項目;
(3)公用工程;
(4)環境保護工程;
(5)總圖運輸工程;
(6)廠區服務設施;
(7)生活福利設施;
(8)廠外工程。
單項工程指標一般以單項工程生產能力單位投資。
(三)單位工程指標
單位工程指標按規定應列入能獨立設計、施工的工程項目的費用,即建筑安裝工程費
用。單位工程指標一般以如下方式表示:。如,房屋區別手不向結構形式以“元/m‘”表示;道路區別不同結構層、面層以“元/m’”表示;水塔區別不同結構層、容積以“元/座”表示;管道區別不同材質、管徑以“元/m”表示。
三、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方法
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應當成立專業齊全的編制小組,編制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并應制定一個包括編制原則、編制內容、指標的層次相互銜接,項目劃分、表現形式、計量單位、計算、復核、審查程序等內容的編制方案或編制細則,以便編制工作有章可循。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
(一)收集整理資料階段
收集整理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符合現行技術政策和技術發展方向、有可能重復采用的、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施工圖、標準設計以及相應的竣工決算或施工圖預算資料等,這些資料是編制工作的基礎,資料收集得越廣泛,反映出的問題越多,編制工作考慮得越全面,就越有利于提高投資估算指標的實用性和覆蓋面。同時,對調查收集到的資料要選擇占投資比重大、相互關聯多的項目進行認‘真的分析整理,由于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工程的設計意圖、建設時間和地點、資料的基礎等不同,相互之間的差異很大,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加以整理,才能重復利用。將整理后的數據資料按項目劃分欄目加以歸類,按照編制年度的現行定額、費用標準和價格,調整成編制年度的造價水平及相互比例。
(二)平衡調整階段
由于調查收集的資料來源不同,雖然經過一定的分析整理,但難免會由于設計方案、建設條件和建設時間上的差異帶來的某些影響,使數據失準或漏項等,必須對有關資料進
行綜合平衡調整。
(三)測算審查階段測算是將新編的指標和選定工程的概預算,在同一價格條件下進行比較,檢驗其“量差”的偏離程度是否在允許偏差的范圍之內,如偏差過大,則要查找原因,進行修正,以保證指標的確切、實用。‘。測算同時也是對指標。編制質量進行的+次系統檢查,應由專人進行,以保持測算口徑的統 -,在此基礎上組織有關專業人員予以全面審查定稿。
由于投資估算指標的計算工作量非常大,在現階段計算機已經廣泛普及的條件下,應盡可能應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