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單選題】某企業生產A產品,預計單位產品的制造成本為200元,單位產品的期間費用為50元,銷售利潤率不能低于15%,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那么,運用銷售利潤率定價法,該企業的單位產品價格為()元。
A.250B.312.5
C.62.5D.302.6
【答案】B
【解析】單位產品價格=單位成本/(1-銷售利潤率-適用稅率)=(200+50)/(1-15%-5%)=312.5(元)
【例題·多選題】在同一情況下,下列對于各種定價方法制定的產品價格高低排序可能正確的有()。
A.保本點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變動成本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
B.變動成本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保本點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
C.目標利潤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保本點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
D.目標利潤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保本點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
【答案】ABCD
【解析】在保本點定價法下,單位產品價格=單位完全成本/(1-適用稅率),在成本利潤率定價法下,單位產品價格=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1-適用稅率),在目標利潤定價法下,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目標利潤+單位完全成本)/(1-適用稅率),在變動成本定價法下,單位產品價格=單位變動成本×(1+成本利潤率)/(1-適用稅率)。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保本點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變動成本定價法<成本利潤率定價法,保本點定價法<目標利潤法。所以選項A、B正確。成本利潤率定價法屬于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合理利潤來定價。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目標利潤來定價,因為目標利潤和合理利潤的大小無法確定,所以C和D都有可能正確。
【例題·單選題】若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為-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該產品價格下降5%時,需求將上升10%
B.當甲產品價格下降5%時,需求將下降10%
C.當甲產品價格下降5%時,需求將上升2.5%
D.當甲產品價格下降5%時,需求將上升2.5%
【答案】A
【解析】根據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公式可知,當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為負時,表示價格的變動方向與需求量的變動方向相反,即隨著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又因為彈性系數的絕對值為2,說明需求量的變化幅度是價格變化幅度的2倍。
【例題·多選題】下列關于價格運用策略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A.現金折扣是按照購買數量的多少給予的價格折扣,目的是鼓勵購買者多購買商品
B.尾數定價適用于高價的優質產品
C.推廣期一般應采用高價促銷策略
D.對于具有互補關系的相關產品,可以降低部分產品價格而提高互補產品價格
【答案】ABC
【解析】現金折扣是按照購買者付款期限長短所給予的價格折扣,其目的是鼓勵購買者盡早償還貸款,以加速資金周轉,所以選項A不正確;尾數定價一般適用于價值較小的中低檔日用消費品定價,所以選項B不正確;推廣期產品需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進一步占有市場,應采用低價促銷策略,所以選項C不正確。
相關推薦: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知識點課后練習:存貨管理
相關推薦: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