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處理,選項D符合題意。
2.
【答案】B
【解析】該批商品的總成本=50×1+8.5+2.5=61(萬元)。
3.
【答案】C
【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直接出售的消費品,委托方支付的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所以該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賬價值=600+120+45=765(萬元)。
4.
【答案】B
【解析】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應當計入當期損益,選項A不正確;只有在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才計入存貨的成本中,選項C不正確;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不能計入存貨的成本,應該計入當期損益,選項D不正確。
5.
【答案】D
【解析】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與存貨賬面價值無關,選項D符合題意。
6.
【答案】B
【解析】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加工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選項B符合題意。
7.
【答案】A
【解析】對于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預計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計量,選項B不正確;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導致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其可變現凈值計量,按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選項C不正確;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凈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選項D不正確。
8.
【答案】B
【解析】由于A公司持有的筆記本電腦數量3000臺多于已經簽訂銷售合同的數量。因此,有合同的2500臺筆記本電腦和超過合同數量的500臺筆記本電腦應分別計算可變現凈值。有合同筆記本電腦的可變現凈值=2500×1.2-2500×0.05=2875(萬元),成本=2500×1=2500(萬元),賬面價值為其成本2500萬元;超過合同數量部分的可變現凈值=500×0.95-500×0.05=450(萬元),成本=500×1=500(萬元),賬面價值為其可變現凈值450萬元。2013年12月31日,該批筆記本電腦賬面價值=2500+450=2950(萬元)。
9.
【答案】B
【解析】2013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20-16)+(36-30)=10(萬元),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2+4+3=9(萬元),因此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10-9=1(萬元),選項B正確。
10.
【答案】C
【解析】該配件與所生產的甲產品聯系,每件甲產品的可變現凈值=143.5-6=137.5(萬元),每件甲產品的成本=60+85=145(萬元),該配件生產的甲產品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該配件應當按可變現凈值計量。每套配件的可變現凈值=143.5-85-6=52.5(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60-52.5)×500=3750(萬元)。
11.
【答案】B
【解析】根據北京公司與上海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規定,該批A產品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并且其庫存數量小于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因此,計算A產品的可變現凈值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價格104萬元作為計量基礎,其可變現凈值=104×10-20=1020(萬元),低于其成本1120萬元,2013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應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120-1020=100(萬元)。
12.
【答案】A
【解析】因自然災害損毀材料的進項稅額無需轉出,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10000-1250-500=8250(元)。
233網校編輯推薦:
更多233網校初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在線互動平臺:QQ群交流 新浪微博 微信號熱點推薦: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網校課程全科VIP班 點擊免費試聽>>
包含: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財務管理:(精講+沖刺+習題+考點預測+真題解析+模考押題2套)不過2015年免費重學
贈送:課后習題+章節練習+課件下載+在線模考+講師答疑
報名咨詢:4000-8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