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經濟法總論
一、本章重點提示:
1、非物質財富的表述;2、不能申請行政復議的情形;
3、仲裁的適用范圍;4、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5、不得申請復議的范圍;6、訴訟特殊管轄;
7、訴訟時效期間。
二、強化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體現仲裁的原則是()。
(A)、自愿原則(B)、一裁終局(C)、兩審終審制(D)、仲裁組織依法獨立行使仲裁權
2、如果當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向()申請執行。
(A)原仲裁機構(B)中國仲裁協會(C)人民法院(D)不履行裁決一方的上級主管部門
3、甲于2001年5月10日同乙簽訂保管合同,5月12日將貨物交予乙保管。當年5月24日,甲提貨時得知貨物被盜。甲請求乙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應于()屆滿。
(A)2002年5月12日(B)2002年5月24日
(C)2003年5月10日(D)2003年5月24日
4、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
(A)1年(B)2年(C)3年(D)4年
5、2001的4月30日,甲到某商店買衣服,該商店故意隱瞞實情,將一件有隱蔽質量問題的衣服賣給了甲,甲仔細檢查后未發現。5月6日甲穿該服裝上班,單位同事發現該服裝存在質量問題,甲找商店退貨,被拒絕。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訴了該商店。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下述觀點正確的是()。
(A)甲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B)訴訟時效期間自2001年4月30日開始計算
(C)訴訟時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中止
(D)訴訟時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中斷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A)陽光(B)房屋(C)經濟決策行為(D)非專利技術
2、下列關于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論述,正確的有()。
(A)所有的物都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B)所有的行為都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C)能夠轉讓的股權能夠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D)專利技術能夠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