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內部結算和內部轉賬的區別。當一個責任中心向另一個責任中心提供產品時,只能辦理內部結算,只有當發生了責任成本的責任中心與應承擔責任成本的責任中心不同時,才需要進行責任成本的內部結轉。
2.「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人們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應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選擇高風險的方案。
3.「答案」×
「解析」用發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是轉期的一種常見形式,轉期屬于滯后償還。本題考核的是債券的償還時間。債券償還時間按其實際發生與規定的到期日之間的關系,分為到期償還、提前償還與滯后償還三類。到期償還包括分批償還和一次償還兩種。提前償還又稱提前贖回或收回。贖回有強制性贖回、選擇性贖回、通知贖回三種形式。滯后償還有轉期和轉換兩種形式。
4.「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企業經營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市場因素、生產成本因素等。
5.「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項目投資財務可行性評價的決策標準。如果某一投資項目所有正指標均大于或等于相應的基準指標,反指標小于或等于基準指標,則可以斷定該投資項目完全具備財務可行性。
6.「答案」√
7.「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在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時,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貨模式均需考慮的因素是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成本分析模式就是持有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與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現金持有量。存貨模式就是能夠使現金管理的機會成本與固定性轉換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現金持有量。
8.「答案」√「解析」發放股票股利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此增彼減,不會引起公司資產和負債總額的變化。發放現金股利一方面會使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方面會使負債增加或資產減少。
9.「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對于每股收益的理解。每股收益,也稱每股利潤或每股盈余,指上市公司本年凈利潤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每股收益越高,說明公司的獲利越強。但是,每股收益越高,并不一定意味著股東可以從公司分得越高的股利。股東分得的股利的高低與每股收益無關,而是決定于企業股利支付政策。
10.「答案」√「解析」由方差表示的各資產本身的風險是非系統風險,能夠分散;而由協方差表示的各資產收益率之間相互作用共同運動所產生的風險是系統風險,是不能通過資產組合來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