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乙公司購入丁公司60%股權屬于同,控制下的控膠合并,合并日乙公司購入丁公司60%股權的初始投資成本=被投資方相對于最終控制方賬面價值的份額(4700×60%)+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形成的商譽100=2920(萬元)。
2.【答案】c
【解析】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為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和發行權益性證券面值之差并扣除支付承銷商傭金的金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9000×70%+200=6500(萬元),甲公司取得該股權投資時應確認的資本公積=6500-1000×1-50=5450(萬元)。
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6500
貸:股本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550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50
貸:銀行存款50
3.【答案】D
【解析】合并日追加投資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權比例為65%(25%+40%),長期股權投資成本=11500×65%+200=7675(萬元)。原25%的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在合并日的賬面價值為3125萬元(3000+500×25%)。2017年1月1日甲公司應確認“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的金額=(7675-3125)-1000=3550(萬元)。
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7675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3000
—損益調整125
股本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3550
4.【答案】B
【解析】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購買日原投資公允價值+新增投資成本=1300+12000=13300(萬元)。
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133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1100
銀行存款12000
投資收益2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貸:投資收益100
5.【答案】c
【解析】企業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直接相關費用=1000+3000×(1+11%)+70=440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D
【解析】選項A,取得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選項B和D,為企業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計入管理費用;選項C,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的交易費用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2.【答案】ABC
【解析】僅享有保護性權利的參與方不享有共同控制,選項D錯誤。
3.【答案】AC
【解析】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入賬金額在個別報表中應按付出資產、承擔負債或發行權益性債券的公允價值確定,選項B錯誤;控股合并方式會形成長期股權投資,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不形成長期股權投資,選項D錯誤。
4.【答案】ACD
【解析】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10000×60%=6000(萬元),付出對價賬面價值與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依次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6000
資本公積100
盈余公積15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10
貸:庫存商品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0(8000×17%)
5.【答案】ABCD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投資方取得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投資,對于取得時投資成本小于所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應確認為營業外收入,同時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2.【答案】×
【解析】投資方與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發生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若屬于轉讓資產發生減值損失的,有關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不予抵銷。
3.【答案】×
【解析】投資方因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而確認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后續處置部分股權,但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按處置比例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當期投資收益。
4.【答案】√
5.【答案】×
【解析】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權投資,因采用權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核算而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暫不進行會計處理,直至處置該項投資時采用與被投資單位直接處置相關資產或負債相同的基礎進行會計處理。
中級備考:2018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時間|備考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