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管理》知識重點
以下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管理》知識重點由233經濟師考試網精心提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四章 生產管理與控制
1、生產能力的種類:1設計生產能力,搞基本建設時適用,是長期計劃 2查定生產能力 在可靠性差時重新審查核定,企業長期計劃 3計劃生產能力 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年度或者季度計劃。
2、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固定資產的數量不包括已報廢不配套封存帶調的設備和待用設備、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是有效工作時間、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
3、生產能力核算:單一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核算:①設備組生產能力計算M=F.S.P或M=F.S/t②作業場地生產能力計算M=F.A/a.t③流水線生產能力計算M=F/r;多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核算包括以代表產品計算和以假定產品計算。
4、生產計劃是產品品種、質量、產量(指標盈虧平衡點和線性規劃法)和產值(貨幣表示的產量,工業總產值,工業商品產值和工業增加值)的計劃。中長期計劃3-5年,年度計劃1年,生產作業計劃是細化到各月各周,各天。
5、生產作業計劃和生產計劃比較具有特點:記:短小具體1計劃期短2計劃內容具體3計劃單位小
6、期量標準:又稱作業計劃標準,為加工對象在生產期限和數量方面規定的標準數據。1大批量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 包括:節拍(2個相鄰的)節奏(兩批相鄰的)、流水線標準工作指示圖標、在制品定額;2成批輪番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 包括:批量、生產周期、生產間隔期、生產提前期。批量=生產間隔期*平均日產量 生產間隔期=批量/平均日產量 3單件小批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包括生產周期、生產提前期。
7、生產作業計劃編制:1在制品定額法 按照工藝反順序計算方法 本車間投入量=本車間出產量+本車間計劃允許廢品及損耗量+(本車間期末在制品定額-期初在制品預計結存量) 2提前期法(累計編號法) 適用于成批生產類型的企業,提前期是零件提前的天數。
本車間投入提前期=本車間出產提前期+本車間生產周期
本車間出產提前期=后車間投入提前期+保險費
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產量
本車間投入累計號數=最后車間出產累計號+本車間投入提前期*最后車間平均日產量
同產品出產累計號相比,相差的號數叫提前量,所以,在同一時間上,越少處于生產完工階段上的產品,編號越小,越是處于生產開始階段的產品,編號越大。 3生產周期法,使用單件小批生產企業,確定各車間在計劃月份應該投入和出產的訂貨項目。
8、生產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產管理的有效性。方式:事后(反饋意見)、事中(實時控制)、事前(預測)控制方式
9、進度管理的標準是準時生產,生產進度控制目的保證產品能準時裝配出廠,生產進度控制的內容:1投入進度控制2工序進度控制3出產進度控制
10、在制品分為毛坯、半成品、入庫前產品和車間在制品;在制品定額是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儲備量。
11、庫存控制的基本方法:1定量控制法又稱訂貨點法,定量不定時 2定期控制法又稱訂貨間隔期法 定時不定量 3ABC分類法又稱帕累托法,20%的人占有財富的80%的規律。
12、生產調度系統的組織:1一般大中型企業設廠級、車間、工段三個調度;2、中小型企業設廠部、車間二級調度。
13、物料需求計劃MRP,主要依據是主生產計劃、物料清單、庫存處理信息三部分,1主生產計劃又稱產品出產計劃是MRP最主要的輸入,2物料清單又稱產品結構文件,3庫存處理信息又稱庫存狀態文件,記載組成部分的狀態數據,由市場決定產品叫獨立需求,由獨立需求決定產量叫相關需求。
14、制造資源計劃MRPⅡ,以信息的形式表示,結構主要包括三部分1計劃和控制的流程系統2基礎數據系統3財務系統;特點:一貫性和可行性、數據共享、動態應變、物流與資金流一致性、預見性。
15、企業資源計劃ERP,管理平臺手段思想。MRP是ERP的核心,MRPⅡ是ERP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生產控制模塊是ERP的核心,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16、豐田生產方式:基本理念從顧客需求出發,杜絕浪費,準時化生產是豐田生產方式的核心。具體思想手段包括:準時化(準時化和自動化是貫穿豐田生產的2大支柱,JIT本質是拉動式生產系統,最求無庫存的生產系統)、自動化(自動化缺陷控制技術手段包括自動化檢測、自動化停機、自動化報警)、標準化(一人多專,標準化內容包括:標準周期時間=每日工作時間/每日必要產量、標準作業順祥、標準在制品庫存)、多技能作業員、看板管理、全員參與。
17、看板管理,逆向拉動式方式控制整個生產過程。看板管理功能:1生產以及運送的工作指令2防止過量生產和運送3進行目視管理的工具4改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