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術創新的過程
(一)技術推動型的創新過程
研究開發時創新構思的主要來源,也稱為技術推動或發現推動
(二)需求拉動的創新過程模型
指明市場需求信息是技術創新的活動的出發點。
(三)創新過程的交互作用模型
技術創新是技術和市場交互作用共同引發的,技術推動和需求拉動的相對重要性在產業及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可能有著顯著的不同
(四)一體化創新過程模型
強調創新模型各要素應該具有平行且整合發展的特性。主要特點有:
1、在過程中聯合供應商及公司內部的橫向合作,廣泛進行交流與溝通
2、實行全球戰略,聯合供應商及用戶,整合及協調不同部門在項目中的工作
3、將投資的側重點放在核心業務和核心技術上
市場營銷技術創新
研究與開發
產品開發
原型生產
生產制造
(五)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
是第五代創新過程模型,是一體化模型的理想化發展,除了內部系統整合外,還要與企業以外的其他公司建立良好的網絡關系,達到成本的最低化。
(六)國家創新體系
指由公共機構和私有機構組成的網絡系統,強調系統中各運行為主體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主要功能是優化創新資源,協調國家的創新活動。
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創新過程模型的時期
新過程模型 | 創新過程及模型 | 時期 |
第一代 | 技術推動 | 1950----1960年 |
第二代 | 需求拉動 | 1960----1970年 |
第三代 | 交互作用 | 1970----1980年 |
第四代 | 一體化 | 1980----1990年 |
第五代 | 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 | 1990----2000年 |
第六代 | 國家創新系統 | 21世紀 |
三)技術創新時間的差異性
發展性開發一般需要2-3年,應用性技術開發需要5年左右,基礎性開發需要8-10年左右
(四)外部性
由于技術的非自愿擴散,促進了周圍的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現象,如對于創新成果的無償模仿等。
(五)一體化與國際化
1、一體化
企業外部:產、學、研形成一體化,實現優勢互補
企業內部:技術開發部門與生產現場及質量管理和銷售部門形成一體化
2、國際化:
國際性、地區性的機構合作趨勢增強;技術開發機構的多國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