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某企業對其生產的食用油、燃料油和潤滑油三類產品分別冠以不同的品牌,該企業的品牌戰略是(D)。
A.單一品牌戰略 B.傘形品牌戰略 C.主副品牌戰略 D.多品牌戰略
解析:多品牌戰略是一個企業同時經營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相互獨立的、彼此沒有聯系的品牌。它又稱“獨立品牌戰略”,為每一個產品冠以一個品牌名稱,或者每一類產品冠以一個品牌名稱。
22.企業的某條裝配流水線有效工作時間為每日7.5小時,節拍5分鐘,則該條流水線每日的生產能力是(C)臺。
A.75 B.80 C.90 D.115
解析:流水線生產能力=流水線有效工作時間/流水線節拍=7.5*60/5=90
23.成品返修率屬于生產計劃指標中的(A)指標。
A.產品質量 B.產品品種 C.產品質量 D.產品產值
解析:產品質量指標是衡量企業經濟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指標主要包括“質量損失率、廢品率、成品返修率”
24.生產間隔期是(B)類型企業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的重要依據。
A.大批量流水線生產 B.成批輪番生產 C.單件生產 D.大量生產
解析:成批輪番企業的期量標準有:批量、生產周期、生產間隔期、生產提前期等。
25.適合大批量生產類型企業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方法是(A)
A.在制品定額法 B.累計編號法 C.生產周期法 D.準時生產法
解析:在制品定額法適合使用大批大量企業的生產作業計劃。
26.下列生產控制指標中,實際值小于目標值即為達標的是(C)
A.產量 B.產品合格率 C.工時消耗 D.勞動生產率
解析:對于成本、工時消耗等目標正偏差要優于控制標準,正偏差指的是目標值大于實際值。
27.生產控制的目的是(B)
A.提高產品價格 B.提高生產管理的有效性 C.提高客戶滿意度 D.提高生產產量
解析:生產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產管理的有效性
28.在物料需求計劃(MRP)系統中,主生產計劃是指(C)。
A.在制品凈生產計劃 B.生產調度計劃 C.產品出產計劃 D.車間的生產作業計劃
解析:主生產計劃也叫做產品出產計劃,它是MRP中的最主要的輸入。
29.豐田生產方式的核心是(B)
A.自動化生產 B.準時化生產 C.標準化生產 D.柔性化生產
解析:準時化生產時豐田生產方式的核心。
30.產品從物流據點到用戶之間的運輸活動屬于(A)。
A.配送 B.分流 C.分配 D.分銷
解析:配送是按照客戶的訂貨要求,在物流據點進行分貨、配貨工作,并將配好的貨物送交收貨人的物流活動。
31.當產品處于生命周期的(B)階段時,產品銷售量劇增,物流活動以成本績效為重點。
A.研制 B.成長 C.成熟 D.分銷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四章第一節:企業物流的作業目標中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物流目標。根據題目關鍵信息“銷售量劇增”,以成本績效為重點,可知為成長期。
32.在企業采購管理流程中,處于第一環節的是(D)。
A.選擇供應商 B.進行采購談判 C.辦理付款申請 D.提出采購申請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五章第二節:企業采購管理的業務流程。企業采購管理的流程中,第一環節是“提出采購申請”。
33.產品品種的多樣化和數量的規模化,要求全程物流的支持,需建立一個有效的供應鏈網路。具有該生產物流特征的生產類型是(D)。
A.單一品種小批量型生產 B.多品種小批量型生產 C.單一品種大批量型生產 D.多品種大批量型生產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五章第三節:多品種大批量型生產物流的特征。
34.農產品倉儲使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季節都能以相對穩定的價格購買到農產品。這主要體現了倉儲管理的(B)功能。
A.供需調節 B.價格調節 C.貨物運輸能力調節 D.配送與流通加工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五章第四節:企業倉儲管理的功能。根據題目的關鍵信息“能以相對穩定的價格購買到”,可知為價格調節。
35.企業某種原材料的年需求量為8000噸,單價為10000元/噸,單詞訂貨費用為400元,每噸年保管費率為1.6%,則該種原材料的經濟訂貨、批量為( C)噸。
A.100 B.150 C.200 D.250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五章第四節:經濟訂購批量的計算。
36.在企業銷售物流的客戶滿意度評價指標中,客戶的抱怨率是指(A)。
A.抱怨的客戶數量與客戶總數的比值
B.抱怨的客戶數量與未抱怨的客戶數量的比值
C.準確無誤完成銷售物流量與客戶總數的比值
D.問題得到解決的顧客數量與出現抱怨的顧客總數的比值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五章第五節:企業銷售物流綜合績效考評體系的指標。客戶的抱怨率=抱怨的客戶數量/客戶的總數。
37.某公司拓展手機的功能,作為新型手機推向市場,這種創新屬于(D)
A.原始創新 B.集成創新 C.根本性創新 D.產品創新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六章第一節:技術創新的分類。
38.在A-U過程創新模式中,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都呈現上升趨勢,但產品創新明顯強于工藝創新的階段稱為(C)。
A.過渡階段 B.提高階段 C.不穩定階段 D.穩定階段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六章第一節:A-U過程創新模式各階段的特點。根據題目信息“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都呈現上升趨勢,但產品創新明顯強于工藝創新”,可知為不穩定階段的特點。
39.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創新體系的主導者是(A)。
A.政府 B.企業 C.市場 D.社會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六章第一節:國家創新體系。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創新體系是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緊密聯系和有效互動的社會系統。
40.某企業擬開發一項新技術,經測算,開發該項新技術的總投資為500萬元,新技術的壽命周期為10年,開發成功的概率為40%,商業成功概率為60%,采用該項新技術后能帶來100萬元的年銷售收入,年成本費用為20萬元。根據帕西菲柯模型,該企業開發該項新技術的風險收益指數為(C)。
A.0.20 B.0.24 C.0.38 D.0.67
解析:本題的考點為第六章第二節:技術評價中風險方面的評價。根據帕西菲柯模型公式,風險收益指數=[技術成功率*商業成功率*(年銷售收入-年成本費用)*技術壽命周期]/技術開發總投資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