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
一、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1.利率市場化的定義
利率市場化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貨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形成機制。
2.利率市場化的作用
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體現金融機構在競爭性市場中的自主定價權,充分反映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選擇權,也是我國宏觀調控的需要。
3.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
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其中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總體思路為“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
【例2.14】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
A.先外幣、后本幣
B.先存款、后貸款
C.先貸款、后存款
D.存款先大額長期、后小額短期
E.存款先大額短期、后小額長期
【答案】ACD
【解析】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為: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其中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總體思路為“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
二、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1.市場利率體系的建立
(1)利率市場化的基礎
①在國際貨幣市場上,有代表性的同業拆借利率有三種: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新加坡銀行同業拆借利率(Sibor)和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其中,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是浮動利率融資工具的發行依據和參照。
②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的基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同業拆借利率為突破口。中國人民銀行于1996年建立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將同業拆借交易納入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網絡進行監督管理。
(2)基準利率
基準利率是一國在整個金融市場和利率體系中處于關鍵地位并起主導作用的利率。2007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開始正式運行,Shibor被稱為中國的Libor,是中國人民銀行希望培育的基準利率體系,是由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組成報價團,按照自主報出的人民幣同業拆出利率計算確定的算術平均利率,是單利、無擔保、批發性利率。
2.債券市場利率的市場化
1991年,國債發行開始采用承購包銷這種具有市場因素的發行方式。1996年,財政部通過證券交易所市場平臺實現了國債的市場化發行。發行采取利率招標、收益率招標、劃款期招標等多種方式。
1997年6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利用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開辦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
1998年以前,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利率以行政方式確定,由于在定價方面難以同時滿足發行人、投資人雙方的利益要求,商業銀行購買政策性金融債的積極性不高。1998年,國家開發銀行首次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以公開招標方式發行了金融債券,隨后中國進出口銀行也以市場化方式發行了金融債券。
3.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
2004年10月,貸款上浮取消封頂;下浮的幅度為基準利率的0.9倍。與此同時,允許銀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設底。2004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境內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同時,決定放開1年期以上小額外幣存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
目前,我國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不斷擴大,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利率定價格局基本形成,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逐步健全。自2015年5月1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結合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4.推動整個金融產品與服務價格體系的市場化
2007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推出遠期利率協議業務。它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交換協議期間內一定名義本金基礎上分別以合同利率和參考利率計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約。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時間不長,在遠期利率協議業務推出之前,只有債券遠期、利率互換兩個品種。
作為一種典型的利率衍生品,遠期利率協議業務的推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增強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的能力,促進市場穩定,提高市場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市場的價格發現,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提供參考,有利于整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協調發展。
三、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條件
1.利率市場化的條件
(1)要有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利率市場化是在市場競爭中產生的,因此金融機構在正當的市場競爭條件下通過競爭來定價,有競爭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才會產生合理的均衡價格。
(2)要推動整個金融產品與服務價格體系的市場化
價格歷來是一個體系,很多價格互相關聯。如果某些價格體系是固定的,而有些價格是市場化的,企業就難以真正進行市場化定價。利率本身是涉及由多種價格構成的整體,涉及很多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利率市場化需要事前對這個相互關聯的定價體系進行改革。
(3)需要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只有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得到充分有效的傳導,政策意圖作用于金融系統和實體經濟的路徑才會通暢,才能實現微觀利益與宏觀、整體利益的相互協調,社會效果才能最大化。
【例2.15】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培育的條件有( )。
A.營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B.推動整個金融產品與服務價格體系的市場化
C.營造一個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
D.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E.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傳導機制
【答案】ABD
【解析】利率市場化的條件有:①要有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金融機構在正當的市場競爭條件下通過競爭來定價,有競爭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才會產生合理的均衡價格。②要推動整個金融產品與服務價格體系的市場化。利率本身是涉及由多種價格構成的整體,涉及很多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利率市場化需要事前對這個相互關聯的定價體系進行改革。③需要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只有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得到充分有效的傳導,政策意圖作用于金融系統和實體經濟的路徑才會通暢,才能實現微觀利益與宏觀、整體利益的相互協調,社會效果才能最大化。來源233網校
2.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工作的任務
當前,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工作的任務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①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提高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
②繼續推進同業存單發行與交易,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
③繼續培育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和貸款基礎利率,培育較為完善的市場利率體系;
④建立健全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