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我國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
【掌握】★★★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以土地集體所有制為基礎,以農村居住區為區域范圍,以農業為基本產業,農工商綜合經營的合作組織。
特征:地域性(社區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所有者)、綜合性、(向農民提供綜合服務)、內部收益互補性(對其不同產業和不同經營者的經濟利益要進行調節,如以工補農、以盈補虧)、自治性和行政管理性(社區合作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村民自治小組所轄范圍是重合的,一個班子兩塊牌子。)
【熟悉】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功能與作用
1、中介服務;2、管理協調;3、經營開發(經營功能:合作社對內實行非盈利性原則,對外合作社是法人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經營意識。開發功能:資源開發及其它)4、社區發展及合作社教育。
【掌握】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特點
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1、實行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制度;2、社區合作經濟組織作為集體資產的所有者和土地的發包方,具有管理集體資產、協調利益關系、組織生產服務和發展集體經濟的職能。3、農戶既是生產經營單位,又是生活單位,并且是擁有土地承包權、生產自主權和經營收益權的獨立市場主體。4、家庭承包經營的分配方式是“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5、社區合作經濟組織中的集體統一經營與農戶家庭承包經營,作為土地的發包方和承包方,經協商訂立承包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掌握】穩定和加強家庭承包經營
家庭承包經營是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穩定和加強家庭承包經營是現階段穩定和完善雙層經營體制的核心。1、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堅持長期不變。2、切實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完善雙層經營體制,關鍵是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土地承包期是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核心。30年);3、充分尊重和保護農民的承包經營權(①承包農戶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②承包土地可以依法轉讓、轉包、入股、互換③在承包期內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和占用的,承包農戶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④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⑤承包期滿,在同等條件下,原承包方享有優先承包權)4、確立農戶獨立的市場主體地位。5、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熟悉】充實和完善集體經濟
1、建設好領導班子,使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各項職能充分發揮出來;2、增強服務功能,為農戶提供有效及時的服務;3、建立健全集體積累制度;4、強化內部經營管理(土地管理、財務和資產管理、合同管理)5、積極發展統一經營的集體經濟,搞好資源的開發利用。
【掌握】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村勞動者基于同類商品生產經營的共同利益,以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在技術、獎金、信息、購銷、加工、儲運等環節,按照合作社原則組成的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一個有限責任制的企業法人。
特征:1、民辦性(“民辦、民管、民受益”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原則和宗旨,實行民主管理)2、合作性(①入社自愿、退社自由②民主管理,一人一票③盈余實行惠顧返還④進行文化、技術、合作思想的教育等)3、專業性(以專業生產為基礎)4、產權明晰(①不改變社員原土地承包關系②不改變社員財產關系③社員是獨立的經營主體,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④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成的資產積累和增值,歸全體社員共同所有。)5、網絡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一個企業法人,與其成員在業務和技術上的往來關系呈網絡狀。)
【了解】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功能與作用
1、促進生產專業化;2、提供社會化服務,促進生產社會化;3、形成新的技術輸入機制,促進科學技術的應用;4、擴大經濟規模和橫向經濟聯系,促進商品經濟發展。5、是解決分散農戶走向市場的有效組織形式,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載體。
【熟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結構
1、會員代表大會(最高權力機構)2、理事會(社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決策機構)3、監事會4、職能部門和辦事機構5、經濟實體(圍繞支柱產業和專業生產的需要而舉辦的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儲運、加工、銷售等企業)
【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
加強政府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宏觀管理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自我管理。
【掌握】股份合作經濟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在保持合作制基本內核基礎上,把股份制的合理內核引入合作經濟組織。勞資結合、容納多種所有制、明晰產權和承擔經營風險的一種合作經濟形式,是將股份制與合作制相結合的產物。
特征:1、在聯合上,股份制是資本的聯合,合作制是勞動的聯合,而股份合作制則是以勞動聯合為主,兼容資本的聯合。2、在分配上,股份制是按資分配,合作制是按勞動分配的惠顧返還,股份合作制則以按勞分配為主,又實行有限制的按資分配。3、從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的結合方式上,股份制是間接結合,合作制是直接結合,股份合作制是兼而有之。4、在股金管理上,股份制只能入股不能退股,但可買賣,合作制是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股份制則是“死股活股”并存。5、在股權上,股份制實行一股一票,合作制實行一人一票,股份合作制則實行勞股結合制。
【熟悉】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
1、有利于明晰集體資產產權;2、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3、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財富的積累,創造了一種財產個人占有和財產社會化使用相結合的最佳方式。
【了解】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創建和發展
創建于80年代中期。創造性地運用于興辦鄉鎮企業。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的集體經濟
【熟悉】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類型
1、農民股份合作企業
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依法登記建立的企業法人。
①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勞代資,全員入股型;一類是按股經營型。
②入股要素有資金、技術、廠房、設備、勞力、土地使用權等。
③股權上設有公共積累股和個人股
④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制度。
⑤組織結構上,設立股東大會或股東代表大會,選舉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
⑥決策方式上,Ⅰ職工決策型(一人一票或按股加票,但對加票規定最高限制)Ⅱ股東決策型Ⅲ廠長(經理)決策型。
2、社區股份合作制
①將原社區集體財產的部分或全部,折股量化給每個成員,作為企業完成各項扣除以后分配利潤的依據②原社區每個成員都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股份③在原社區集體財產折股量化到成員的同時,再按一定比例吸收成員個人入股。
3、鄉村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
①鄉辦、村辦集體企業將所有財產進行清產核資,評估作價,將企業資產存量按其原始來源劃分股權。并向其企業職工和社會法人吸收現金入股,組建成股份合作企業。②入股要素包括土地使用權、勞力、廠房、資金、設備、技術、商標、專利等。③在股份設置上,實行資產存量折股、資產增量擴股兩種。④按產權歸屬,分鄉村集體股、個人股、社會法人股、有的還設企業股。⑤在組織機構上,實行“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總經理制”,同時設監事會。⑥在決策方式上,股東代表大會實行一股一票制或加票制,董事會內部實行一人一票制。⑦分配上,按勞分配和按股分紅相結合,股金分紅占稅后利潤的比重在10-40%。
【掌握】股份合作企業的股份設置
鄉村股:集體共有所有權的股份,來源是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投資和歷年投入的資產、積累和減免稅形成的資產,其中歷年積累形成的資產中,要將一定份額劃歸職工個人股。
個人股:包括社會個人股和職工個人股。其中職工個人股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職工個人投入的股份,性質和社會個人股相同,一是經資產評估確定的原企業存量資產中一定份額所形成的職工勞動貢獻股。
社會法人股:社會上的企業法人、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所持有的股份。
外資股:外國及香港、澳門和臺灣投資的股份。
【熟悉】鄉村股和職工勞動貢獻股的劃分
股權劃分要產權明晰,總的原則是:誰投資,誰所有;尊重企業發展的歷史事實及平等協商;對原企業存量資產,也可不追蹤溯源,按一定比例劃歸鄉村股和企業職工個人股。
1、資產評估值大于原鄉村集體投資額不多時,將原鄉村集體投資額劃歸鄉村股,差額部分劃歸職工勞動貢獻股。
2、小于時,將資產評估值折股劃歸鄉村股。
3、大于很多時,應遵循“尊重企業發展的歷史事實,平等協商”原則,承認資產存量中的增值部分,是創業者及職工的勞動創造,應充分肯定并劃給一定量的股份,對創業貢獻突出者,可劃給一次性的、重獎性的股份。
【掌握】職工勞動貢獻股份劃分給職工的辦法
【了解】個人股、社會法人股、外資股的劃分
同股同價原則,按額折股。
【掌握】股份合作企業股權的管理
1、可設置普通股和優先股。在認為必要時優先股也可以實行保息分紅的辦法,但股息與紅利之和不能超過企業資產利潤率。
2、職工勞動貢獻股必須為普通股,其它股既可是普通股,又可是優先股。
3、股東按其股份種類及數量,參加管理,享受權利及承擔風險。一般不得退股。
4、股份合作企業發給股東規范化的《股權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