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農產品供求與價格
第一節 農產品需求
【掌握】農產品需求的概念: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對各種農產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需求和需要的關系:一是需求品種的范圍小于需要;二是需求的數量小于需要的數量;三是需求有趨向需要的趨勢。
【掌握】農產品需求函數的概述及其函數式
Qd=f(O、I、P、P1、T、E……)
『Qd:某種農產品需求量,0:消費人口,I:消費者收入,P:農產品價格,P1:相關產品價格,T:消費者偏好,E:消費者對收入和價格的預期』
在上述函數中,消費人口、消費者收入、可替代產品價格以及消費者偏好,與需求量呈同方向變化;某種農產品價格、互補產品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化。各種影響因素中,價格是最活躍最主要的變量。如果假定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水平和其他因素不變,則農產品需求量主要取決于價格水平的高低。農產品需求函數又可簡寫與:Qd=f(p)
【掌握】農產品需求規律:在影響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化。
【掌握】農產品需求彈性的概念:農產品價格變動的百分比所引起的農產品需求數量變動的百分比。它所反映的是,農產品價格每變動1%農產品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或者說,農產品需求量對農產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掌握】需求彈性系數(通常取絕對值)的計算公式及其計算【掌握】農產品需求彈性的種類
1、富有彈性或彈性大,即Ed 1。需求量對價格變化反應十分敏感。
2、缺乏彈性或彈性小,即Ed 1。價格變化對需求量影響不敏感,糧食一般屬于這種類型。
3、Ed=1。也叫同一彈性或均衡彈性。
4、Ed=0。也叫完全無彈性。是指不論價格如何變化,需求量不變。例如食鹽。
5、需求彈性無限大,即Ed=∞。也叫完全彈性。指當價格不變時,需求量無限大,有多少,銷售多少,商品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銷售收入與銷售量呈正比例變化。
【掌握】影響農產品需求彈性的因素
1、必需程度。必需程度越高,彈性就越小。一般來說,消費者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小,次要消費品需求彈性較大,奢侈品需求彈性最大。
2、※可替代程度。容易被替代的農產品需求彈性大(豬肉理論)。
3、※用途的廣泛性。用途廣的農產品需求彈性大。
4、※消費者收入水平的差異。如肉類,對低收入階層是次要消費品,對高收入階層則是必需品。
5、※價格變動時間。價格變動的時間長,需求彈性大。
此外,地域差別、消費習慣、產品質量等,也會影響農產品需求彈性的變化。
【熟悉】影響農產品需求的各項因素
1、人口;2、收入水平(同方向);3、農產品價格(反方向);4、相關產品價格;5、消費者偏好。6、消費者對收入和價格的預期(預期漲價,會引起當前農產品需求增加;預期自已收入增加,會增加需求)。
其中,相關產品包括可替代產品和互補產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產品在效用上是相互補充的,它們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如咖啡和食糖)。
【熟悉】需求表及需求曲線(一般來說,斜率小于0)
【熟悉】農產品需求收入彈性的概念:由于消費者收入的變化而引起購買農產品數量的變化。
【熟悉】農產品收入彈性系數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