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看書不懂?做題不會?233網校王佳榮老師講解考試重點,濃縮精華考點,直擊命題核心,免費試聽王佳榮老師精講班課程>>
2018年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考點: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2)金融監管機構。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①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2003年4月成立,主要承擔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出來的銀行業的監管職能等。
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1992年10月成立,依法對證券、期貨業實施監督管理。③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1998年11月成立,負責全國商業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按照我國現有法律和有關制度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保留部分金融監管職能。
(3)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4)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5)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由政府發起并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的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6)商業性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指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中間業務為主的營利性機構;信用合作機構包括城市信用社及農村信用社;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等。
證券機構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險機構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二)我國金融市場的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金融體系的建立,中國的金融市場在不斷的探索中發展。目前,一個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建立了較完善的貨幣市場。中國的貨幣市場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
和票據市場等。1996年1月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并第一次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利率。自1996年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同業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開拆借利率。目前,同業拆借市場已成為金融機構管理頭寸的主要場所。
1997年6月,中國建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的回購和現券的買賣。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資金市場,并成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平臺。
中國的票據市場以商業票據為主,近年來這一市場在規范中穩步發展。票據市場正逐步成為企業短期融資和銀行提高流動性管理、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個傳導機制。
(2)資本市場在規范中發展。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債券和股票為主體的多種證券形式并存,包括證券交易所、市場中介機構和監管機構初步健全的全國性資本市場體系,有關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也正在日益完善。
(3)保險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保險業務品種日益豐富,保險業務范圍逐步擴大,保費收入較快增長。保險市場的發展在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外匯市場的發展。1994年4月,中國在上海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原來分散的外匯交易集中統一起來,為成功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單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體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場基礎。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高頻考題
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 )。
I 國家開發銀行
II 中國進出口銀行
III 中國農業銀行
IV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A:I、II
B:I、II、III
C:I、II、IV
D:I、II、III、IV
答案:C
解題思路: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