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的公告》一出,引起了房貸一族的高度注意:一定要轉換嗎?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劃算嗎?利息能省多少呢?
利息變化明年才能顯現,根據LPR變動幅度決定
如果房貸利率選擇“LPR+點數”的計價方式,那轉換LPR參考值則是2019年12月20日發布的數據,為4.8%。這意味著,在3月1日~8月31日,選擇任何時間辦理,加點數都是一樣的。采用LPR4.8%為參考值計算出的加點數,整個合同期都不變,變動的只有LPR。比如房貸利率原來享受7折優惠,即是3.43%,這一數值比參考標準LPR 4.8%少了137個點數,那么這個點數就將伴隨整個合同期,未來變動的只是LPR。
因此,換算過后,今年執行的利率與換算前執行的是一樣的,到次年的利率調整日,如果新報價的LPR低于4.8%,那么執行的房貸利率就會降低。假設LPR下降20個基點,即0.2%。貸款期限還剩10年,剩余本金約61萬元,用等額本息方式還款,那么每個月就會少還約60元,一年可節省利息700元左右。
對于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的轉換,業內人士多表示,實際影響并不大。
房貸掛鉤LPR是利率更加市場化的體現,該政策本身是中性的,因此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是中性的。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增速從高速發展向追求更有質量的增長切換,為了保障經濟活力,需要較為寬裕的市場流動性,中長期看利率走低的概率比較大。這一點,大家可以看看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狀態。所以,中長期看,選擇掛鉤LPR還是比按目前的利率固定不變好。當然,如果大家近期就有提前還貸的打算,選擇哪個也都差不多,除非發生惡性的通脹通縮,利率一般都不會在短期內急劇變化,利息差異也微乎其微。
是否轉化取決于對未來LPR升降判斷,結合個人還款計劃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一定要拿出計算器好好算一算自己的房貸如何轉換才合算。顯然,如果選擇固定利率,則意味著在LPR下調時無法享受下調的好處。但是,如果選擇浮動利率,一旦LPR上調,則意味著比過去要承擔更大的利息負擔。而且按照央行的公告,一旦選擇就不能改動。
業內人士表示,不管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為基礎的浮動利率,不管未來LPR如何變化,房貸利息不一定比現在少多少。市場化意味著銀行不會吃虧,另一方面,房貸利率除了要參考LPR,還得看房地產金融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即使LPR下降,房貸利率未必同時跟著動。5年期的LPR未必每次都調整,而且調整的幅度可能會受到控制,以避免刺激房地產市場。
可以看到,2019年8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后的首次報價誕生:1年期LPR為4.25%,5年期以上LPR為4.85%。今年2月20日,LPR迎來改革后的第七次報價中,第三次出現下調。其中,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這是5年期LPR利率第二次下調。2019年11月20日,5年期以上LPR首降5個基點至4.8%,5年期以上LPR兩度下調,跌幅皆為5個基點。從中長期看,中國的LPR目前仍然有下降空間,這是趨勢。從金融周期、經濟周期和房地產周期看,貸款利率趨勢下行是大概率。這意味著,如果選擇浮動利率的方式,房貸利息支出會比現在少。但是,選擇浮動利率的風險在于未來有沒有通脹的可能。如果一旦通脹,LPR必然上升,帶動房貸利率上升。就目前國內利率水平而言,當前是處于相對低位的,5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過去20年基本維持在7%左右,未來從4.75%繼續向下的空間還有多大?利率重新進入上行通道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建議,如果當時貸款,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打折,比如7折,選擇固定利率或更合適。如果是上浮的利率,為了少點利息,并預計在沒有通脹的情況下,LPR會大概率下行,就選擇LPR的浮動利率。
而對于不同的人,究竟怎樣更劃算,可以綜合考慮貸款余額、還款期限以及還款計劃等多方面因素,個人對未來LPR利率升降預期將是關鍵因素。同時還要結合自己貸款期限、原先貸款利率上浮還是下折水平,是否計劃提前還款、收入變化是否影響月供能力等綜合決定。如果余額較少、計劃提前還款的無妨選浮動,上下皆影響不大;如果余額較多、月供捉襟見肘、利率下浮有折扣的(比如9折以下低于4.41%)、計劃長期還款的,可能固定利率更合適,畢竟未來下調上調都有可能,如果上調幅度較大對月供可能產生不小的影響。
原文鏈接:http://link.233.com/21124/c/7vJCRVG79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