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電源線的接頭處接觸不良,接觸電阻過大,產生極大的熱量引發火災。2002年6月,開化縣華埠鎮華陽村李小華家中,就是由于銅、鋁導線混接,造成接觸電阻過大產生電弧,熔珠落在曬干的蠶繭上引起火災,頃刻將價值6000余元的蠶繭燒毀。
燈泡離堆放的柴草過近,引發火災事故,也必須引起廣大村(居)民的警惕和注意。去年開化縣楊林鎮裴口村村民徐志良家發生的火災,原因就是一只60瓦的燈泡將堆放得很近的稻草引燃而釀成災禍。
4.裝潢熱招惹“火魔”,造成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如今,村鎮居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造新屋、改新房的熱潮不斷升溫,不少農民朋友由于無知或圖省事,隨意將未穿阻燃管的導線植入膠合板護墻或墻紙內,結果遭到火魔的突然襲擊,使辛苦建好的房子毀于一旦。去年2月,衢江區廿里鎮楊家村一李姓人家,兒子新婚之夜燒洞房,罪魁禍首就是穿在假墻內的電線作祟,結果把新房內的物品一應化為灰燼,燒得一對新人只身逃出房外欲哭無淚。
措施:
針對造成村鎮居民電氣火災多發的原因,我們必須警惕起來,正視這一現實,認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將村鎮居民的電氣火災最大限度地降下來。
一是普及安全用電知識,消除思想隱患。這是堵住電氣火災源頭的根本所在。對電氣知識的愚昧無知,使用電器產品的不當,電氣消防知識的薄弱,這是導致村鎮居民電氣火災頻發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們的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朋友,應從保護好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從思想意識上重視電氣防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掌握安全用電知識,自覺安全用電。同時要大力提倡移風易俗,把稻草、柴禾、破舊不用的物品等可燃物清除出屋,避免小火成大災。
二是改造配電線路,創造安全用電環境。這是減少電氣火災發生的積極措施。改造配電線路是減少著火源的重要手段,可避免線路短路、過負荷等電氣火災隱患。村(居)委會等村鎮基層組織要舍得花錢保平安,消除僥幸心理,積極配合供電部門做好這項工作。廣大村(居)民朋友要適時更換破損、老化線路,家庭裝修的電氣布線,要請專業電工按安全規范裝接,購買、使用家用電器,要根據家庭電表承載能力而定,切勿違章用電。
三是開展安全用電監督檢查,整改電氣火災隱患。這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手段。隱患是火災的必由之路,鄉鎮政府、村(居)民委員會應經常性地對村鎮居民住宅的安全用電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以及時發現和消除致災隱患,確保安全。開化縣馬金鎮姚一、姚二村的做法值得推廣,他們為全村農戶統一拆換線路、安裝戶外電表,電工每月月頭、月尾進行檢查、登記,對違章用電等問題及時發現,督促整改,從而保證了用戶的安全,建立起一套規范的農村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把“電火魔”擋在門外。
四是加強村鎮電工培訓,健全村鎮用電管理制度。這是杜絕電氣火災的長久之計。電氣設計、安裝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非一般“土電工”所能勝任。擔任村鎮電工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經供電和消防部門培訓發證后才能上崗。各村(居)民也應嚴格執行村鎮制訂的安全用電規程,堅決杜絕違章用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