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全流程貸款管理強調將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行為貫穿到貸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個環節。
2.B協議承諾原則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應與借款人乃至其他相關各方通過簽訂完備的貸款合同等協議文件,規范各方有關行為,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調整各方法律關系,明確各方法律責任。
3.B貸款人應要求借款人以書面形式提出個人貸款申請,并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夠證明其符合貸款條件的相關資料。
4.C貸款調查應以實地調查為主、間接調查為輔,采取現場核實、電話查問以及信息咨詢等途徑和方法。
5.B審貸分離的要義是貸款審批通過不等于放款。
6.C實貸實付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的有效貸款需求,主要通過貸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合同約定的借款人交易對象的過程。
7.D貸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貸款人根據借款人的提款申請和支付委托,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合同約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對象。
8.B經貸款人同意,個人貸款可以展期。1年以內(含)的個人貸款,展期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1年以上的個人貸款,展期期限累計與原貸款期限相加,不得超過該貸款品種規定的最長貸款期限。
9.B以保證方式擔保的個人貸款,貸款人應由不少于兩名信貸人員完成。
10.B貸款人應根據審慎性原則,完善授權管理制度,規范審批操作流程,明確貸款審批權限,實行審貸分離和授權審批,確保貸款審批人員按照授權獨立審批貸款。
11.C審批人員不受干擾,按照收益與風險平衡的原則自主審批貸款,是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保證。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通過制度安排,保證審批人員按照授權獨立審批貸款。
比如:審批人員不應承擔業務拓展指標;最終審批人不得分管公司業務經營部門;審批人員原則上不與借款人單獨接觸;對審批人員實施關系人回避制度等。
12.D操作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但不包括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
13.C放款執行部門的核心職責是貸款發放和支付的審核,集中統一辦理授信業務發放,專門負責對已獲批準的授信業務在實際發放過程中操作風險的監控和管理工作。
14.A《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除特殊情形外,個人貸款資金應當采用貸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對象支付,即由貸款人根據借款人的提款申請和支付委托,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合同約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對象。
15.D具體核查內容包括:分析借款人是否按約定金額和用途實施支付;判斷借款人實際支付清單的可信性;借款人實際支付清單與計劃支付清單的一致性,不一致的應分析原因;借款人實際支付是否超過約定的借款人自主支付的金額標準;借款人實際支付是否符合約定的貸款用途;借款人是否存在化整為零規避貸款人受托支付的情形;其他需要審核的內容。
16.D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足額償還債權人或銀行貸款而違約的可能性。
17.B信用風險的主要形式:還款能力風險;還款意愿風險;欺詐風險。
18.D貸款人受理借款人貸款申請后,應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對個人貸款申請內容和相關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調查核實,并形成調查評價意見。
19.C一般來講,短期貸款到期1周之前、中長期貸款到期1個月之前,貸后管理人員應向借款人發送還本付息通知單以督促借款人籌備資金按時足額還本付息。
20.A早期催收是針對有償還能力或償還意愿,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借款人,賬戶剛進入逾期,甚至尚未逾期時銀行采取的催收行動。
21.B外包催收可以節約銀行催收成本,提高催收效率,但是銀行也需要做好對催收外包機構的管理,防范出現以下風險:聲譽風險、道德風、信息泄露風險。
22.C公信類合作方,是指以其專業判斷對銀行授信提供支持,銀行借助其專業判斷進行授信決策,包括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