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BDE[解析]商業銀行應建立經董事會或其授權委員會批準的壓力測試政策,確保壓力測試工作的全面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并融入資本規劃、資本應急預案等風險管理和資本管理體系中。
2.BDE[解析]信用衍生產品與傳統金融衍生產品相比,其特點有:保密性、交易性、靈活性和債務的不變性。杠桿性和替代性是信用衍生產品與傳統金融衍生產品共同的特點。
3.ABDE[解析]貸款最低定價一(資金成本+經營成本+風險成本+資本成本)/貸款額。其中,資金成本包括債務成本和股權成本;經營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和稅收成本;風險成本指預期損失;資本成本主要是指用來覆蓋該筆貸款的信用風險所需經濟資本的成本。
4.AB[解析]資金實力屬于基本面指標中的實力類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屬于盈利能力指標,總資產周轉率屬于營運能力指標。
5.ABCD[解析]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主要包括:①風險管理水平體現商業銀行的核
心競爭力,是創造資本增值和股東回報的重要手段;②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消除風險,而是通過主動的風險管理過程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③風險管理戰略應納入商業銀行的整體戰略之中.并服務于業務發展;④應充分了解所有風險,并建立和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對于不了解或無把握控制風險的業務,應采取審慎態度對待。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是健康的風險文化的內容。
6.ABD[解析]零售風險暴露應同時具有三方面特征:①債務人是一個或幾個自然人;②筆數多,單筆金額小;③按照組合方式進行管理。
7.ABCD[解析]根據國際先進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實踐,市場風險報告具有多種形式和作用,包括投資組合報告、風險分解“熱點”報告、最佳投資組合復制報告、最佳風險對沖策略報告。
8.BC[解析]流動性應急計劃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危機處理方案、彌補現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
9.BCE[解析]根據不同類型,外匯敞口可以大致分為單幣種敞口頭寸和總敞口頭寸。總敞口頭寸反映整個貨幣組合的外匯風險,一般有三種計算方法:①累計總敞口頭寸法;②凈總敞口頭寸法;③短邊法。方差一協方差法、歷史模擬法是選擇VaR值的計算方法。
10.ABCDE[解析]風險監管框架涵蓋了六個相互銜接、循環往復的監管步驟:了解機構,風險評估,規劃監管行動,準備風險為本的現場檢查,實施風險為本的現場檢查并確定評級,監管措施、效果評價和持續的非現場監測。
11.ABCD[解析]形成操作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四個: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外部事件。人員因素是內部欺詐、失職違規以及員工的知識/技能匱乏、核心員工流失、商業銀行違反用工法等造成不良影響而引起的風險。
12.ABD[解析]操作風險涉及的領域廣泛,形成原因復雜,其誘因主要可以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來進行識別。從內部因素來看,包括人員、流程、系統及組織結構引起的操作風險;從外部因素來看,包括經營環境變化、外部欺詐、外部突發事件等。
13.ABDE[解析]風險評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①對全面風險管理框架的評估,其中主要是對公司治理、風險政策流程和限額以及信息系統的評估;②實質性風險評估,對銀行面臨的所有實質性風險進行全面評估。
14.ABCD[解析]公司治理是現代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核心,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商業銀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的基石。良好的公司治理目標是明確董事會和董事、監事會和監事、高級管理層及其人員在組織管理中的責任,完善議事和決策機構,建立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建立外部監事制度,建立獨立董事制度。
15.BCDE[解析]商業銀行的內部損失數據應全面覆蓋對全行風險評估有重大影響的所有重要的業務活動。除總損失金額信息外.商業銀行還應收集損失事件發生的時間、總損失中收回部分等信息以及損失事件發生的原因、主要因素等的描述性信息。
16.ABD[解析]目前.主要的操作風險的風險緩釋手段有業務連續性計劃、商業保險和業務外包。
17.BCE[解析]資產流動性是商業銀行持有的資產在無損失的情況下迅速變現的能
力,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所付成本越低,則流動性越強,商業銀行應當估算所持有的可變現資產量,把流動性資產持有與之前的流動性需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流動性的適宜度.所以B、C、E項正確;A、D屬于負債流動性的內容。
18.ABC[解析]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預警的外部指標/信號有市場上出現關于該
商業銀行的負面傳言,外部評級下降,客戶大量求證不利于商業銀行的傳言,所發行的股票價格下跌等,所以A、B、C正確;D、E項屬于融資指標/信號。
19.ACD[解析]質押的處理非常嚴格,認可的質押品大體分為兩類:①現金類資產,主
要包括外幣現金、銀行存單、黃金等;②高質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評級為AA一級(含)以上國家或地區政府發行的債券等,我國中央政府、政策性銀行和中央政府投資的公用企業發行的債券、票據等。
20.ABCD[解析]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預警的內部指標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內部有關風險水平、盈利能力、資產質量以及其他可能對流動性產生中長期影響的指標變化。例如,某項或多項業務/產品的風險水平增加、盈利能力下降、資產或負債過于集中、資產質量下降等。外部評級下降屬于外部指標。
21.ABCE[解析]有效的聲譽風險管理體系應當重點強調的內容包括明確商業銀行的戰略愿景和價值理念.培養開放、互信、互助的機構文化,建立強大的、動態的風險管理系統.有能力提供風險事件的早期預警,有明確記載的危機處理/決策流程等。深入理解不同利益持有者對自身的期望值,不能只考慮股東的利益。
22.ABCD[解析]商業銀行引發聲譽風險的不利反映包括客戶的不滿、出現擠兌現象、引發公共抗議活動、出現流動性危機。
23.ABCDE[解析]聲譽危機管理需要技能、經驗以及全面細致的危機管理規劃,以便在危機情況下,為商業銀行提供保全甚至提高聲譽的行動指南。聲譽危機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預先制定戰略性的危機管理規劃,提高日常解決問題的能力,危機現場處理.提高發言人的溝通能力,危機處理過程中的持續溝通,管理危機過程中的信息交流,模擬訓練和演習等。
24.ABCDE[解析]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從事商業銀行內部盡職監督、財務監督、內部控制監督等工作。監事會通過列席會議、調閱文件、檢查與調研、監督測評、訪談座談等方式,以及綜合利用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抽查手段。對商業銀行的決策過程、決策執行、經營活動.以及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監督和測評。
25.ABCD[解析]產品成本增加屬于行業風險;提供電子銀行服務屬于競爭對手風險:根據客戶需求的改變而創造需求屬于客戶風險;產品研發失敗屬于項目風險;收益下降屬于行業風險。
26.ACDE[解析]中國銀監會提出的銀行監管理念包括管法人、管內控、管風險、提高透明度。
27.ABE[解析]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分為風險遷徙、風險抵補、風險水平三個主要類別。
28.ACD[解析]良好的銀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包括銀行內部有效的制衡關系和清晰的職責邊界,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與股東價值相掛鉤的有效監督考核機制,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所以A、C、D項正確;建立良好的控制結構和具體控制措施,對經營中的各種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和衡量屬于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所以B、E項錯誤。
29.ABCDE[解析]監督管理機構對風險計量模型的監督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建立各類風險計量模型的原理、邏輯和模擬函數是否正確合理;②是否積累足夠的歷史數據,用于計量、檢測風險的各種主要假設、參數是否恰當;③是否建立對管理體系、業務、產品發生重大變化,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例外安排;④是否建立對風險計量模型的修正、檢驗和內部審查程序;⑤對風險計量目標、方法、結果的制定、報告體系是否健全;⑥風險管理人員是否充分理解模型原理、并充分應用其結果。
30.BCDE[解析]經濟資本是商業銀行用于彌補非預期損失的資本。資本監管是審慎銀行監管的核心,資本監管是促使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監管手段,資本監管是維護銀行業公平競爭的重要手段,資本充足率監管貫穿于商業銀行設立、持續經營、市場退出的全過程。
31.ABCE[解析]信用風險是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影響金融產品價值,從而給債權人或金融產品持有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對大多數商業銀行來說,貸款是最大、最明顯的信用風險來源。信用風險既存在于傳統的貸款、債券投資等表內業務中,又存在于信用擔保、貸款承諾及衍生產品交易等表外業務中。與市場風險相比,信用風險觀察數據少且不易獲取,因此具有明顯的非系統性風險特征。
32.ACE[解析]根據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本質特征,銀行資本有賬面資本、經濟資本和監管資本三個概念。
33.ABCDE[解析]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包括董事會及最高風險管理委員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風險管理部門、其他風險控制部門/機構。
34.BCDE[解析]其他主要風險控制部門/機構有:財務部門、內部審計部門、法律/合規部門、外部監督機構。
35.ACDE[解析]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流程可以概括為風險識別、風險計量、風險監測和風險控制四個主要步驟。
36.ABCD[解析]制作風險清單是商業銀行識別與分析風險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采用類似于備忘錄的形式,根據八大風險分類,將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逐一列舉,并聯系經營活動對這些風險進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此外,常用的風險識別與分析方法還有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失誤樹分析法、分解分析法。
37.CDE[解析]在實踐中,通常將金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分為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和災難性損失。
38.ACDE[解析]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39.ACE[解析]內部資本充足評估報告是整個內部資本充足評估的總結性報告,內容涵蓋內部資本充足評估的主要內容,即風險評估、資本規劃和壓力測試。
40.ABCDE[解析]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正常類貸款遷徙率、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可疑類貸款遷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