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考試大綱、教材變化
考試大綱主體未發生較大變化,基本保持不變,但具體知識點、考試要點有細微變化。教材編寫時已經刪減、調整了部分知識點和考試要點。學員學習時需要仔細掌握。
二、變化大背景(僅供參考)
1.直接背景:2007年爆發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危機,涉及到全球經濟發展前景,商業銀行發展環境更為嚴峻。
2.歷史背景:
入世時簽訂的協議要求,我國商業銀行于2006年全面開放。尤其《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出臺后,從2010年開始,我國商業銀行將逐步實施該協議。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應緊跟市場發展進步的形勢。
風險管理與商業銀行經營的關系:
3.風險管理與商業銀行經營的關系:
(1)承擔和管理風險是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也是商業銀行業務不斷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2)從根本上改變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從粗放經營模式轉向精細化管理模式;
從定性分析為主轉向定量分析為主;
從分散風險管理轉向全面集中管理。
(3)為商業銀行的風險定價提供依據,并有效管理商業銀行的業務組合
(4)健全的風險管理能夠為商業銀行創造價值
(5)風險管理水平直接體現了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商業銀行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監管的迫切要求
決定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能力的兩個因素:資本規模、風險管理水平
一、信用風險
1.定義:信用風險是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影響金融產品價值,從而給債權人或金融產品持有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1)傳統觀點認為,信用風險是指因交易對手無力履行合同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然而,由信用風險帶來的損失也可能發生在實際違約之前,當交易對手的履約能力即信用質量發生變化時,也會存在潛在的損失。
對大多數商業銀來說,貸款是最大、最明顯的信用風險來源。信用風險既存在于傳統的貸款、債券投資等表內業務中,也存在于信用擔保、貸款承諾等表外業務中,還存在于衍生產品交易中。
(2)信用風險對基礎金融產品和衍生產品的影響不同。賬面價值、名義價值
(3)信用風險包括違約風險、結算風險等主要形式。
違約風險既可以針對個人,也可以針對企業。
結算風險是一種特殊的信用風險,涉及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貨幣進行結算交易。1974年德國赫斯塔特銀行的破產促成了巴塞爾委員會的誕生。
2.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非系統性風險特征:與市場風險相反,信用風險的觀察數據少,且不易獲取。
三、風險轉移
1.定義:風險轉移是指通過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經濟措施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經濟主體的一種風險管理辦法。
2.風險轉移可分為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
特別建議:
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2010年下半年銀行業從業資格證書申請時間
2010年下半年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成績公布及證書申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