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七】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從總量的角度,通過對貨幣供應總量或信用總量的調節與控制來影響整個經濟,主要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及公開市場業務。
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不同的經濟背景,選擇相應的政策模式,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政策的效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使用的四種模式:
(1)雙松政策
(2)雙緊政策
(3)緊財政松貨幣
(4)緊貨幣松財政
【考點八】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和金融市場傳導到企業和居民,對其投資和消費等產生影響的過程。
不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提出了不同的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主要有傳統的利率渠道、信貸渠道、資產價格渠道、匯率渠道等。
1.傳統的利率渠道
貨幣供應量M↑→實際利率水平i↓→投資I↑→總產出Y↑。
2.信貸渠道
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應M↑→D(銀行存款)↑→U(銀行貸款)↑→I(投資)↑→Y(總收入)↑。
3.資產價格渠道
托賓的q理論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可以表述為: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應M↑→P(股票價格)↑→q↑→I(投資)↑→Y(總收入)↑。
財富效應理論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可以表述為: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應M↑→P(股票價格)↑→財富↑→消費↑→Y(總收入)↑。
4.匯率渠道
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應M↑→i(利率)↓→e(匯率)↓→NX(凈出)↑→Y(總收入)↑。
【考點九】利率的種類
1.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2.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
3.基準利率和基礎利率
基準利率是指一個國家中央銀行直接制定和調整、在整個利率體系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場經濟國家主要指再貼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可以理解為我國目前的基準利率。
貸款基礎利率是近年我國金融市場新出現的一種利率。在我國,貸款基礎利率是指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
【考點十】我國的利率市場化
1.利率市場化是指在市場經濟中,利率水平及其結構由經濟主體自主決定的過程。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反映資金價格的利率在供求關系影響下達到均衡。
利率市場化至少包括以下組成部分:
(1)市場基準利率體系;
(2)以中央銀行政策利率為核心的利率調控機制;
(3)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市場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
2.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優勢主要有:
(1)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2)有利于提升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
(3)有利于推動金融市場深化發展;
(4)有利于完善金融調控體系;
(5)有利于促進相關改革協調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