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會計法律制度的分值在8分上下波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那些理所當然的套話,和一些比較虛的空話,不用記,看一眼就過。第一遍復習在教材上打個 √。對于一些沒有規律、沒有理由的“硬性規定”,建議平時梳理清楚、臨考前臨陣磨槍(比如違法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出題人預計是學法律的,所以會從法律角度命題,而不是從會計角度。細節的會計問題不需要糾結。
1、會計法的適用范圍(普遍適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公司、企業和其他組織辦理會計事務必須依照《會計法》辦理。
2、會計核算基本要求(尤為關注以下兩點):①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②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3、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4、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5、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or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
6、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①企業負責人和②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③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由④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7、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1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3 年。
8、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9、會計檔案保管年限為30年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10、會計檔案保管年限為永久的: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年度財務報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11、《會計法》規定,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督、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12、不相容職務包括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授權批準與監督檢查等。
13、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14、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其他單位可以根據業務需要,自行決定是否設置總會計師 。
相關推薦:近三年經濟法基礎考情分析——透過真題看考點【已更完】
2020年初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難點多,立即加入233網校取證班學習,早備考早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