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某公司于2007年末對庫存材料進行清查,發現以下情況:(1)盤盈甲材料20噸,單位成本500元/噸。(2)盤虧乙材料200千克,單位成本10元/千克。(3)盤虧丙材料400米,單位成本30元/米。(4)盤虧丁材料50噸,單位成本1000元/噸。經過調查,以上盤盈盤虧的原因如下:甲材料是由于收發計量造成的,乙材料屬于一般經營損失,丙材料是由于保管員王某的過失造成的,判定由其賠償800元,其余的作為企業的損失,丁材料是由于企業失火造成的,由保險公司賠償35000元,殘料價值2000元,其余由公司承擔。要求:寫出以上材料清查的會計分錄(不考慮稅金)。
正確答案:
(1)甲材料:
批準前:
借:原材料—甲 10000
貸: 待處理財產損溢 10000
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0000
貸:管理費用 10000
(2)乙材料: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2000
貸:原材料—乙 2000
批準后:
借:管理費用 2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000
(3)丙材料: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2000
貸:原材料—丙 12000
批準后:
借:其他應收款 800
管理費用 112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2000
(4)丁材料: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50000
貸:原材料—丁 50000
批準后: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 35000
原材料—丁 2000
營業處支出—非常損失 13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50000
解析:同學們要注意盤盈盤虧不同情況的會計處理。
2、某公司材料存貨采用計劃成本記賬,2006年1月份“原材料”甲材料的期初余額為4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借方余額為4000元,原材料計劃成本10元/公斤。運費可按7%抵扣進項稅額。1月份發生下列業務:(1)1月10日進貨1000公斤,支付貨款9500元,增值稅進項稅1615元,運費4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2)1月15日車間生產產品領用材料100公斤。(3)1月20日進貨2000公斤,增值稅發票上價稅合計為22464元(增值稅率17%),款項用銀行存款支付,另支付運費10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4)1月25日車間生產產品領用材料2500公斤。要求:做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并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并編制相應會計分錄。計算月末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正確答案:
(1)做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①第一步:先計入“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 [9500+400*(1-7%)] 987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615+400*7%] 1643
貸:銀行存款 11515
第二步:轉入“原材料”科目:
借:原材料 [1000*10] 10000
貨:材料采購 9872
材料成本差異 128
②借:生產成本 1000
貸:原材料 [100*10] 1000
③第一步:先計入“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 [22464/(1+17%)+1000*(1-7%)] 201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2464/(1+17%)*17%+1000*7%] 3334
貸:銀行存款 23464
第二步:轉入“原材料”科目:
借:原材料 [2000*10] 20000
材料成本差異 130
貸:材料采購 20130
④借:生產成本 25000
貸:原材料 [2500*10] 25000
(2)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并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并編制相應會計分錄:
材料成本差異率=(4000-128+130)/(40000+10000+20000)=5.72%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25000+1000)*5.72%=1487.2(元)
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 1487.2
貸:材料成本差異 1487.2
(3)計算月末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月末原材料的實際成本=(40000+10000+20000-26000)+(4000-128+130-1487.2)=46541.8(元)
解析:計劃成本法較難,同學們要多做一些練習。另外對于成本法中的其他內容也要進行必要的留意,也是??嫉闹攸c內容。
3、某企業2006年1月開始自行建造一項工程,購入各種物資1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稅為17000元,實際建造過程中領用物資105300元,剩余物資轉作生產用原材料,另外還領用了企業生產用的原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5000元,增值稅率17%。另外修建工人的工資共計25000元,企業輔助車間為修建該工程提供勞務支出5000元,工程于2006年10月完工交付使用。預計殘值率5%,使用5年,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要求:(1)計算該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計算2006年和2011年應該計提的折舊額。
正確答案:
(1)該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105300+15000*(1+17%)+25000+5000=152850(元)
(2)2006年提取折舊額:
152850*(1-5%)*5/15*2/12=8067.08(元)
2011年提取折舊額:
152850*(1-5%)*1/15*10/12=8067.08(元)
解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是必考的內容,因為如果考折舊的計提必然先確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折舊的幾種方法同學們要好好把握,最好同學們將幾種加速折舊法進行一下系統的對比,其內容有二也就是各自乘的系數是什么以及是否計算殘值(何時計算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