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W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230+80-120+60=250萬元,可變現凈值為230萬元,計提跌價準備2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
貸:存貨跌價準備 20
3.甲上市公司自行研究開發一項專利技術,與該項專利技術有關的資料如下:
(1)20×7年1月,該項研發活動進入開發階段,以銀行存款支付的開發費用280萬元,其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為150萬元。20×7年7月1日,開發活動結束,并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專利權,供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使用。
(2)該項專利權法律規定有效期為5年,采用直線法攤銷。
(3)20×7年12月1日,將該項專利權轉讓,實際取得價款為160萬元,應交營業稅8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
要求:
(1) 編制甲上市公司發生開發支出的會計分錄。
(2) 編制甲上市公司轉銷費用化開發支出的會計分錄。
(3) 編制甲上市公司形成專利權的會計分錄。
(4) 計算甲上市公司20×7年7月專利權攤銷金額并編制會計分錄。
(5) 編制甲上市公司轉讓專利權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涉及的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參考答案:
(1)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30
――資本化支出 150
貸:銀行存款280
(2)借:管理費用13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130
(3)借:無形資產 15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150
(4)借:管理費用 150/5*1/12=2.5
貸:累計攤銷 2.5
(注意啊,這里只讓計算一個月的攤銷金額,不是半年,更不是一年,一定要小心。)
(5)借:銀行存款160
累計攤銷 2.5*5=12.5(無形資產是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了。)
貸:無形資產15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8
營業外收入 14.5
計算題4
在產品產量 完成程度 約當產量
第一道工序 500 30% 150
第二道工序 200 80% 160
合計 700 —— 310
產成品數量:1300件
專案 總成本 在產品成本 產成品成本
直接材料 90000 3250 58500
直接人工 128800 24800 104000
制造費用 32200 6200 26000
合計 251000 62500 188500
借:庫存商品 188500
貸:生產成本188500
五、綜合題
綜合1
(1)借:在建工程 2.5
貸:應付職工薪酬 2.5
(2)借:管理費用 3
貸:應付職工薪酬 3
(3)借:管理費用2
貸:應付職工薪酬2
借:應付職工薪酬2
貸:累計折舊2
(4)借:生產成本150
制造費用5
管理費用15
銷售費用10
貸:應付職工薪酬180
(5)借:管理費用87.5
貸:應付職工薪酬87.5
借:應付職工薪酬87.5
貸:主營業務收入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2.75
借:主營業務成本60
貸:庫存商品60
(6)借:應付職工薪酬0.1
貸:庫存現金0.1
(7)借:應付職工薪酬0.8
貸:其他應收款0.8
(8)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綜合2
(1)借:原材料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
貸:應付票據35.1
(2)借:交易性金融資產100
貸:其他貨幣資金100
(3)借:資產減值損失8
貸:壞帳準備8
(4)借:管理費用30
貸:累計折舊20
累計攤銷10
(5)借:預收帳款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6)借:主營業務成本65
貸:庫存商品65
(7)借:財務費用5
貸:應付利息5
(8)借:在建工程10
貸:應付利息10
(9)借:長期股權投資30
貸:投資收益30
(10)借:營業稅金及附加3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3
(11)借:應付賬款30
貸:營業外收入30
(12)借:所得稅費用18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8
借:利潤分配3.6
貸:盈余公積3.6
報表資料:
貨幣資金=年初數-100
應收帳款=年初數+117-8
存貨=年初數+30-65
固定資產=年初數-20=1442-20=1422
預收財款=年初數
應付帳款=年初數-30
應交稅費=年初數-5.1+17+3+18
未分配利潤=年初數+32.4=6.16+32.4=38.56
資產總數=32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