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非概率抽樣不包括()。
A.定額抽樣
B.主觀抽樣
C.滾雪球抽樣
D.多階段抽樣
32. 在重復抽樣條件下,運用得最多的計算抽樣平均誤差公式是()的平均誤差公式。
A.整群抽樣
B.等距抽樣
C.定額抽樣
D.簡單隨機抽樣
33. 不能導致非抽樣誤差的是()。
A.抽樣框誤差
B.樣本個案數
C.無應答誤差
D.應答誤差
34. 在描述統計分析中,屬于集中趨勢測度的是()。
A.平均差
B.標準差
C.均值
D.極差
35. 用于反映一組數值型數據的一般水平,且是集中趨勢的主要測度值的是()。
A.均值
B.眾數
C.方差
D.中位數
36. 反映數值型數據離散程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是()。
A.方差
B.標準差
C.方差與標準差
D.極差與平均差
37. 下列關于樣本相關系數的表述錯誤的是()。
A.r=1或r=-1時,表明變量同的關系為完全正相關或完全負相關
B.0
C.-1
D.|r|愈接近于1,變量間相關程度愈低
38. 當樣本相關系數r=0時,表明變量間()。
A.存在正相關關系
B.存在負相關關系
C.存在線性相關
D.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39. 當總體方差σ2已知,置信度為1-α時,總體均值μ的置信區間為()。
40. 單個樣本進行假設檢驗時,通常有以下步驟:
①確定并計算檢驗統計量
②作出統計決策
③規定顯著性水平α,并確定接受域與拒絕域的臨界值
④提出原假設和替換假設
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41. 一般來說,用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總體方差已知,用()檢驗;總體方差未知,用()檢驗。
A.t統計量,Z統計量
B.Z統計量,t統計量
C.F統計量,t統計量
D.F統計量,Z統計量
42. 一般使用χ2分布來進行獨立性檢驗的是()。
A.聚類分析
B.判別分析
C.方差分析
D.列聯表分析
43. 將判別分析分為逐步判別、序貫判別的依據是()。
A.判別時處理變量的方法不同
B.判別標準的不同
C.判別函數的形式
D.判別的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