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投入產出法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例題1】某乳品加工企業2016年銷售10000噸巴氏殺菌乳,實現不含稅收入4800萬元,原乳單耗數量為1.055,原乳平均購買單價為4200元/噸,以投入產出法計算其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及應繳納的增值稅:
原乳加工成巴氏殺菌乳,適用稅率為13%。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10000×1.055×0.42×13%÷(1+13%)=509.76(萬元)。
應納增值稅=4800×13%-509.76=114.24(萬元)。
【例題2】某乳品加工企業2016年銷售5000噸酸奶,實現不含稅收入3500萬元,原乳單耗數量為1.063,原乳平均購買單價為4200元/噸,以投入產出法計算其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及應繳納的增值稅:
原乳加工成酸奶,適用稅率為17%。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5000×1.063×0.42×17%÷(1+17%)=324.35(萬元)。
應納增值稅=3500×17%-324.35=270.65(萬元)。
成本法側重于農產品耗用金額的控制,稅務機關依據納稅人年度會計核算資料,核定耗用農產品的購進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納稅人根據該比例及每月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進項稅額扣除率計算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進項稅額。
參照法是對新辦的納稅人或者納稅人新增產品,稅務機關參照所屬行業或者其他相同或者相近納稅人的扣除標準進行核定。
B.成本法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例題·單選題】某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7年4月1日~4月30日銷售1000噸巴氏殺菌乳,主營業務成本為600萬元,企業農產品耗用率80%,原乳平均購買單價為4500元/噸。按照成本法,該公司當期允許抵扣的進項稅是( )萬元。
A.78
B.58.5
C.55.22
D.54.62
【答案】C
【解析】600×80%×13%÷(1+13%)=55.22(萬元)
第二類:購進農產品直接銷售的——經銷行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銷售農產品數量/(1-損耗率)×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
損耗率=損耗數量/購進數量×100%
【歸納】試行核定扣除企業的農產品經銷行為采取銷售數量控制法核定,納稅人根據每月農產品銷售數量、農產品平均購進單價和農產品進項稅額扣除率計算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進項稅額。
【例題】某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的試點抵扣單位,2017年1月,該企業外購農產品100噸,直接對外銷售90噸。該批農產品購買單價每噸40萬元,損耗率5%,則當期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銷售農產品數量/(1-損耗率)×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90/(1-5%)×40×13%/(1+13%)=435.96(萬元)。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