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十、企業戰略形成發展途徑
一、理性方法:企業先制定目標,然后設計戰略來實現,規劃在前,實施在后。
理性的企業戰略發展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進行企業評估,評估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內部資源和能力;第二,確定使命和目標;第三,進行差距分析,即將預期業績與管理層確定的戰略目標相對比。如果預期業績低于既定目標,就需要調整戰略;第四,進行戰略選擇;第五,執行所選擇的戰略,從公司、業務單位和職能等不同層面上落實所選擇的戰略。
質疑:1、未來是無法準確預測的,這使得理性的討論和選擇無法變成現實。外部的變化會導致戰略過程無效。
2、戰略制定原則假設所提出的戰略是符合邏輯的,能夠按照既定的方式進行。內部人員不按整體有利的理性思維去行動。
3、管理層能夠單方面控制企業中人員的個體行為的能力有限。
4、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正式的計劃過程有助于取得成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未雨綢繆。
5、正式計劃阻礙了戰略思考。一旦計劃已經鎖定,人們就不愿意對其進行質疑。
6、只基于目標、預算、戰略和方案的層級結構,與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符。簡單的計劃過程不應對復雜的決策情況。
二、應急方法(能力等級:1)
應急戰略的最終目標并不明確,其構成要素是在戰略的執行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側重于戰略管理流程。
應急方法主義者認為,理性主義者將戰略分割為制定階段和執行階段是有問題的。
應急方法的戰略變化過程通常是零散的、直觀的。
有效的戰略是逐步形成的并且具有時效性。(此時有效,彼時不一定有效)
質疑:1、應急方法期望董事會成員簡單放權,并讓公司員工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這是完全不現實的想法。
2、應急方法缺乏必要的戰略計劃,不利于更好地分配團隊資源。
3、特定行業企業決策周期較長,已制定的決策必須被采用,否則企業將會陷入混亂。
輔導推薦: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歷年真題匯總 經濟法章節練習題匯總
特別推薦:2012年注會網校免費視聽 章節試題免費做 模擬試題 預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