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報考科目之一,本文為大家帶來的是《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的知識點: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請考試在預習階段多多識記。【聽該科目知識點講解>>】
【所屬章節】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第三章 戰略選擇——總體戰略(公司層戰略)——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
【知識點】
一、發展戰略可選擇的途徑
發展戰略一般可以采用三種途徑,即外部發展(并購)、內部發展(新建)與戰略聯盟。
1.外部發展(并購)
外部發展是指企業通過取得外部經營資源謀求發展的戰略。外部發展的狹義內涵是購并,購并包括收購與合并。
2.內部發展(新建)
內部發展指企業利用自身內部資源謀求發展的戰略。內部發展的狹義內涵是新建,新建與并購相對應,是指建立一個新的企業。
3.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經營實體之間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種合作關系。合并或兼并就意味著戰略聯盟的結束。
從交易費用經濟學角度看,并購方式的實質是運用“統一規制”方式實現企業一體化,即以企業組織形態取代市場組織形態:而新建方式的實質則是運用“市場規制”實現企業的市場交易,即以市場組織形態取代企業組織形態。而企業戰略聯盟是這兩種組織形態中的一種中間形態。
二、并購戰略
分類標準 | 類別 | |
按并購雙方所處的產行業分類 | 橫向并購 | |
縱向并購 | 前向并購 | |
后向并購 | ||
多元化并購 | ||
按被并購方的態度分類 | 友善并購 | |
敵意并購 | ||
按并購方的身份分類 | 產業資本并購 | |
金融資本并購 | ||
按收購資金來源分類 | 杠桿收購 | |
非杠桿收購 |
三、內部發展戰略
也稱內生增長,內部發展成為主要的戰略發展方式。
應用條件(1)產業處于不均衡狀況,結構性障礙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2)產業內現有企業的行為性障礙容易被制約。(3)企業有能力克服結構性壁壘與行為性障礙,或者企業克服障礙的代價小于企業進入后的收益。
四、企業戰略聯盟
成為現代企業強化其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被譽為“20世紀2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組織創新”。
促使戰略聯盟形成的主要動因歸結為以下六個方面:
(1)促進技術創新(2)避免經營風險(3)避免或減少競爭(4)實現資源互補(5)開拓新的市場(6)降低協調成本……
2018年注冊會計師教材大變,233網校講師帶你規劃重難點。【點擊聽課>>】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