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線路和關鍵工作的確定方法:
1、本考核點涉及的確定方法很多,散布于“進度控制”教材的各部分中,為便于復習,現概括總結如下。
確定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的方法:
(1)從網絡的起始節點至最終節點之間所經過的各條路線中,總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條線路即為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工作是關鍵工作[CD2]這種直接觀察判別法適用于路線較少、不太復雜的網絡,否則容易出錯,或漏掉個別絡線。(“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一節五)
(2)總時差值最小的工作為關鍵工作,關鍵工作從始節點到終節點的聯線是關鍵線路。(當網絡的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時,總時差等于零的工作是關鍵工作,關鍵工作聯線為關鍵線路。)
這種方法需要將各時間參數(最早時間、最遲時間及工作總時差)都算出來,所以較麻煩、費時多,只有當考題要求需要計算最早時間、最遲時間以及工作總時差的情況下,在已有計算參數值的基礎上,用此方法判斷才方便(“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二?(一)6)這兩種方法的優點是可靠、不易出錯、省心。
(3)關鍵線路上的節點稱為關鍵節點。關鍵工作兩端的節點必為關鍵節點,但兩端為關鍵節點的工作不一定是關鍵工作。關鍵節點的最遲時間與最早時間的差值最小。(當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時,關鍵節點的最早時間必等于最遲時間。)[CD2]這種判別方法是以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計算為基礎的。節點時間的概念比較難理解,初學者如概念不清很易搞亂,最好不用。但有時考題給出的不是工作的最早、最遲時間,而是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這時首先要依上述原則判定關鍵節點,然后再找其聯線即關鍵線路。如果遇到連接關鍵節點的線路局部出現二條時,就要看兩個節點間哪條局部線路長,長的則是關鍵路線的一部,短的就不是(“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
另外,節點時間參數與工作時間參數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節點i的最早時間ETi等于以該節點為開始節點的所有工作(或該節點i之后的所有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ESij;節點的最遲時間LTj等于以該節點為完成節點的所有工作(或該節點i之前的所有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LFhi.
(4)標號法(追根溯源法)實際上是先求各節點的最早時間ET,并在節點上標注出該節點最早時間ET是由該節點前的哪一項工作決定的。或者說是由該節點前的哪一個緊前節點的最早時間決定的。從初始節點到最終節點全部節點的ET值算出后,再由最終節點向前逐個節點尋索追根尋源直至初始節點,最后其聯線即關鍵線路(見“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二(三)圖3-23)
這種方法只需計算節點最早時間ET即可。如果節點時間及其概念清楚,而又沒有其他計算要求時,此法不失為一個較方便、可靠的方法。
(5)由工作最早時間確定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追根溯源法,非教材中介紹方法,僅供參考)其原理與標號法相同,只不過不是通過計算節點最早時間,而是通過計算工作最早時間,再由最終節點向初始節點逐項工作,追根溯源找出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仍以教材中標號法的例子(圖3-23)為例。其方法如圖 11,此法與各法相比概念清楚、快捷、可靠、不易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