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標準答案:C,D
答案解析:質量風險導致的損失包括事故引起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修復和補救等措施發生的費用以及第三者責任損失等,可分為:(1)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結構倒塌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復位糾偏、加固補強等補救措施和返工的費用;(3)造成的工期延誤的損失;(4)永久性缺陷對于建設工程使用造成的損失;(5)第三者責任的損失。
安全風險導致的損失包括:(1)受傷人員的醫療費用和補償費;(2)財產損失,包括材料、設備等財產的損毀或被盜;(3)因引起工期延誤帶來的損失;(4)為恢復建設工程正常秩序所發生的費用;(5)第三者責任損失。
62、標準答案:C,E
答案解析:計劃性風險自留的計劃性主要體現在風險自留水平和損失支付方式兩方面。所謂風險自留水平,是指選擇哪些風險事件作為風險自留的對象。確定風險自留水平可以從風險量數值大小的角度考慮,一般應選擇風險量小或較小的風險事件作為風險自留的對象。計劃性風險自留還應從費用、期望損失、機會成本、服務質量和稅收等方面與工程保險比較后才能得出結論。損失支付方式的含義比較明確,即在風險事件發生后,對所造成的損失通過什么方式或渠道來支付。
63、標準答案:C,D,E
答案解析:(二)項目總承包模式的優點
(1)合同關系簡單,組織協調工作量小。
(2)縮短建設周期。
(3)利于投資控制。通過設計與施工的統籌考慮可以提高項目的經濟性,從價值工程或全壽命費用的角度可以取得明顯的經濟效果,但并不意味著項目總承包的價格低。
64、標準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七)監理工作總結
監理工作完成后,項目監理機構應及時從兩方面進行監理工作總結。其一,是向業主提交的監理工作總結,其主要內容包括:委托監理合同履行情況概述,監理組織機構、監理人員和投人的監理設施,監理任務或監理目標完成情況的評價,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處理情況,由業主提供的供監理活動使用的辦公用房、車輛、試驗設施等的清單,必要的工程圖片,表明監理工作終結的說明等。其二,是向監理單位提交的監理工作總結,其主要內容包括:⑴監理工作的經驗,可以是采用某種監理技術、方法的經驗,也可以是采用某種經濟措施、組織措施的經驗,以及委托監理合同執行方面的經驗或如何處理好與業主、承包單位關系的經驗等;⑵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建議。
65、標準答案:A,B,E
答案解析:監理單位在組建項目監理機構時,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確定項目監理機構目標
(二)確定監理工作內容
(三)項目監理機構的組織結構設計:1.選擇組織結構形式;2.確定管理層次與管理跨度;3.劃分項目監理機構部門;4.制定崗位職責及考核標準;5.安排監理人員。
(四)制定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66、標準答案:A,B,C,E
答案解析:2.項目監理機構內部組織關系的協調
(1)在目標分解的基礎上設置組織機構,根據工程對象及委托監理合同所規定的工作內容,設置配套的管理部門。
(2)明確規定每個部門的目標、職責和權限,最好以規章制度的形式作出明文規定。
(3)事先約定各個部門在工作中的相互關系。有主辦、牽頭和協作、配合之分。
(4)建立信息溝通制度,通過工作例會、業務碰頭會、發會議紀要、工作流程圖或信息傳遞卡等方式來溝通信息,使局部了解全局,服從并適應全局需要。
(5)及時消除工作中的矛盾或沖突。總監理工程師應采用民主的作風,激勵各個成員的工作積極性;采用公開的信息政策;經常性地指導工作,和成員一起商討、多傾聽意見和建議。
67、標準答案:A,C,E
答案解析:建設工程監理規劃的作用:(一)指導項目監理機構全面開展監理工作;(二)監理規劃是建設監理主管機構對監理單位監督管理的依據;(三)監理規劃是業主確認監理單位履行合同的主要依據;(四)監理規劃是監理單位內部考核的依據和重要的存檔資料。
68、標準答案:C,D,E
答案解析:項目監理機構內部工作制度:(1)監理組織工作會議制度;(2)對外行文審批制度;(3)監理工作日志制度;(4)監理周報、月報制度;(5)技術、經濟材料及檔案管理制度;(6)監理費用預算制度。
69、標準答案:B,C,E
答案解析:從CM模式的特點來看,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尤其能體現出它的優點:(1)設計變更可能性較大的建設工程;(2)時間因素最為重要的建設工程;(3)因總的范圍和規模不確定而無法準確定價的建設工程。
70、標準答案:B,D,E
答案解析:2.業主或業主代表管理工程實施
在EPC模式條件下,業主不聘請“工程師”來管理工程,而是自己或委派業主代表來管理工程。業主代表應是業主的全權代表。如果要更換業主代表,只需提前14天通知承包商,不需征得承包商的同意。與其他模式不同。
由于承包商已承擔了工程建設的大部分風險,所以,與其他模式條件下工程師管理工程的情況相比,EPC模式條件下業主或業主代表管理工程顯得較為寬松,不太具體和深入。如,對承包商所應提交的文件僅僅是“審閱”,而在其他模式則是“審閱和批準”;對工程材料、工程設備的質量管理,雖然也有施工期間檢驗的規定,但重點是在竣工檢驗,必要時還可能作竣工后檢驗。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