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薪酬管理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于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檢驗考生對于薪酬方案的構成、薪酬管理決策、工作評價、薪資等級、薪資幅度及獎金等內容的熟悉、掌握程度,提高考生薪酬管理的實際操作能力。
考試內容
(一)薪酬概述
掌握薪酬的概念、薪酬整體方案的構成和作用,熟悉健全合理的薪酬方案的基本要求,能正確理解薪酬的公平性。
(二)薪酬管理決策及影響因素
掌握薪酬管理決策的主要內容;熟悉影響薪酬設定的內外因素。
(三)工作評價
掌握工作評價的四種基本方法的比較,掌握排級法、套級法、評分法及因素比較法的主要內容,掌握四種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
(四)薪資等級與薪資幅度
掌握薪資等級和薪資幅度的基本概念,熟悉薪資曲線的繪制方法;熟悉薪資率調整的主要方法。
(五)獎金
掌握獎金的作用;掌握個人獎勵的基本方法及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熟悉采用小組獎勵計劃時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熟悉整體獎勵計劃的三種主要方法的內容。
(六)其他薪酬形式
了解技能工資、市場工資;熟悉非經濟報償的主要形式。
第十章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實務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操作流程和技術實務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理解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考試內容
(一)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概述
掌握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概念,熟悉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目的;了解人力資源培訓開發與其他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間的關系;了解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類型和方法體系,了解四種類型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特點,了解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技術方法、效果以及優缺點。
(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程序
掌握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四個核心操作程序,以及每個程序的主要工作任務、目標和工作方法;掌握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三種類型的需求分析和評價的方法,及其主要任務和技術要點;了解長期培訓開發計劃和短期培訓開發計劃的制定步驟和方法;掌握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實施的步驟,了解評價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效果的標準、時機和方法;掌握如何對培訓開發進行監督和改進。
第三部分 勞動力市場
第十一章 勞動力市場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勞動力市場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勞動力市場結構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對勞動力市場運行的基本原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況;考察考生對與就業和失業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況;考察考生運用所學基本理論對現實中的勞動力市場現象和市場行為進行分析和運用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勞動力市場概論
熟悉勞動力市場的基本概念,了解勞動力市場的幾種分類方法,掌握勞動力市場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熟悉勞動力市場與普通商品市場的區別與聯系;掌握勞動合同與一般經濟合同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掌握內部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特點及其基本功能,掌握優等勞動力市場和次等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特點,掌握運用勞動力市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現實問題的基本技巧。
(二)勞動力市場運行
了解勞動力市場運行的基本概念,熟悉派生需求的基本原理,掌握派生需求特點對勞動力需求所產生的影響;熟悉勞動力需求的基本概念,熟悉工資率變化與勞動力需求之間的關系,掌握工資率變化的規模效應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掌握工資率變化的替代效應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了解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對勞動力需求的聯合作用方式及其作用結果;熟悉勞動力供給的基本概念,掌握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的基本形狀及其含義,掌握工資率變化所產生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對勞動力供給的作用后果;了解勞動力市場均衡的含義,熟悉勞動力市場均衡的圖形表述,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均衡工資率與均衡就業量的形成過程。
(三)就業與失業
熟悉就業的基本概念及其三個必要條件,熟悉國際勞工組織關于就業者的定義,掌握我國目前適用的就業人員統計辦法;熟悉失業的基本概念,了解市場經濟國家關于失業的定義,掌握我國目前適用的失業人員統計辦法;掌握失業的幾種基本類型以及相應地減少失業的主要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