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就業與職業培訓政策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使考生掌握我國就業方針、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的有關法律規定,熟悉特殊群體就業的有關法律規定,了解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考試內容
(一)促進就業政策
理解并掌握我國就業方針的含義及其內容;熟悉國家在促進就業方面的職責,以及針對特殊就業群體的促進就業措施;掌握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特殊群體的就業權利,以及未成年人勞動就業保護的法律規定。
(二)職業介紹
熟悉職業介紹的概念、機構、作用;掌握職業介紹的內容和程序。
(三)職業培訓
掌握職業培訓的概念、機構、主要形式;掌握企業職工培訓的含義、內容及其法律規定。
(四)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掌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內容。
第十五章 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勞動合同生效的條件,無效勞動合同的確認,勞動合同的訂立形式和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解除與終止等內容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及運用相關法律知識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檢驗考生對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集體合同的概念和內容,集體合同的訂立及生效的程序,集體合同的效力等方面內容掌握的程度。
考試內容
(一)勞動合同概述
掌握勞動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勞動合同的內容;掌握勞動合同有效、無效的條件及其法律效力的確認方式和處理形式。
(二)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與終止
掌握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基本要求;掌握勞動合同變更的含義、情形;掌握勞動合同解除的含義、種類、條件和經濟補償的規定;掌握勞動合同續訂、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三)集體合同
掌握集體合同的概念、內容及其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掌握集體合同的主體、訂立的原則、訂立的程序等有關法律規定。
第十六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概念、基本制度內容的掌握程度,對標準工時工作制、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劃分以及有關法律規定的掌握程度,對休息休假制度,以及對延長工作時間的概念、形式、程序、限制以及經濟補償的有關法律規定的掌握程度。
考試內容
(一)工作時間
掌握工作時間的概念;熟悉我國現行的有關標準工時制度、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法律規定;掌握工作時間的適用情況。
(二)休息休假
掌握休息休假的概念、種類及其法律規定;掌握法定節假日、年休假及探親假的法律規定。
(三)延長工作時間
掌握延長工作時間的概念;掌握延長工作時間的限制條件;掌握延長工作時間的報酬標準及其法律規定。
(四)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標準的法律責任
掌握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標準應承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