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合同管理的焦點——合同索賠
法治的重要內容就是追究法律責任(違法必究)?!昂贤?,契約之理”則重視違約索賠。黃委主任李國英指出:“必須正視這樣的客觀現實,在國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合同管理中,業主和承包商的經濟利益目標是相反的,業主希望為獲得工程盡可能少的花費資金,而承包商則希望通過施工,利用一切機會盡可能多的獲得業主的報酬。這就決定了合同管理中的一切問題都將和經濟利益密切相關。而合同雙方在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往往通過索賠和反索賠體現出來。……我國國際水利水電工程合同實施的索賠管理應著力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后繼法規、合同變更和不利的自然條件?!贝苏撝档蒙钏?。如果能熟練運用違約索賠手段,一定能最大限度的消滅違約行為。
實踐中,項目各相關方的關系錯綜復雜,實際上就是利益博弈。在這種條件下,必須發|考試|大|揮有理、有利、有節的管理藝術,必須理論優先,法治導向,理解合同,活用契約,甲乙維護,監理主導,知可而為,持續改進,不留后患,尋求突破,爭取多贏。
項目合同管理,應注意幾點:建設項目各相關方應理解項目合同,活用項目合同,應嚴格按照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積極適用有關法律規范和約定,應善于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七條”規定的“先履行抗辯權”(違約救濟權),“第六十八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應注意具體的引用項目合同條款,不宜只是泛泛地說“根據合同”應該如何,這種原則性的提法缺乏說服力,國際上早就沒人可以接受,國內可以接受的人也越來越少;一定要引據具體的項目合同條款,明確指出與問題有關的條款號,并盡量引述條款中原文的說法,有時還需同時引用幾個條款,進行相互間的交叉論證(具體的引用項目合同條款,進行嚴密的論證,以致表面上看顯得煩瑣,應該是項目合同管理真正出現的標志)。
7 合同管理的未來——方興未艾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開始加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就是最重要的標志。在全國性的行動中,建設項目“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考試|大|設監理制”改革必定加速深化,項目合同管理必將更進一步發展。
也許有一天,建設項目參加人員都得先經過建設合同內容考試才可以參加建設項目,建設項目各相關方都行必持合同,言必稱合同,競相在合同的平臺上展開“撲朔迷離”的利益競爭。合同管理理念才算是深入人心,中國的建設領域才算是真正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通過對項目合同管理的前提、價值、基礎、主體、焦點、未來等基本問題的探討,得出結論:法治時代必然實行“合同之治,契約之理”;通過合同管理提高核心能力;堅持按優良的合同辦事,不斷完善合同條款;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在合同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善于通過合同索賠斗爭,爭取多贏;進一步推進項目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