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指標包括:
借款償還期、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這6個指標也是有各自的適用范圍。
前3個針對項目的償債能力,后3個針對企業的償債能力;
前3個里面,借款償還期是從項目整體角度出發計算的,后面2個是分年計算的。
1、償債資金來源
根據國家現行財稅制度的規定,貸款還本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可用于歸還借款的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費和其他還款資金來源。
【2013】考題:評價技術方案償債能力時,可用于償還借款的資金來源包括( ).
A .固定資產修理費
B .固定資產折舊費
C.無形資產攤消費
D.應交營業稅
E.凈利潤
233網校答案:BCE
2、構成債務的內容
建設期借入的全部建設投資貸款本金及其在建設期的借款利息(即資本化利息)構成建設投資貸款總額。
在生產期內,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的貸款利息,按現行的財務制度,均應計人項目總成本費用中的財務費用。
但是不管哪個,都是需要償還的。
3、還款方式及還款順序(了解)
(a)國外(含境外)借款的還款方式
等額還本付息,或等額還本、利息照付兩種方法。
(b)國內借款的還款方式
先貸先還、后貸后還,利息高的先還、利息低的后還的順序歸還國內借款。
例題:反映技術方案償債能力的指標包括( )。
A.借款償還期
B.投資回收期
C.利息備付率
D.償債備付率
E.財務內部收益率
233網校答案:ACD
4、償債指標的計算
(a)借款償還期
借款償還期,是用上述償債資金來源來償還項目投資借款本金和利息(指的是建設期的利息)所需要的時間。
(b)利息備付率(ICR)
利息備付率也稱已獲利息倍數,指在技術方案借款償還期內各年企業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稅前利潤(EBIT)與當期應付利息(PI)的比值。
(c)償債備付率(DSCR)
償債備付率是指在技術方案借款償還期內,各年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EBITDA-TAX)與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PD)的比值。
三、財務生存能力
財務生存能力的評價主要依靠累計盈余資金的計算,這方面教材沒有單獨拿出來講指標的計算,在教材第4節有相關的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的介紹。